健身完要不要拉伸 你知道健身完要不要拉伸吗?不注意这个问题,以后你的身体会出大问题,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健身完要不要拉伸,健身完是肯定需要拉伸的,但是健身前的拉伸跟健身过后的拉伸是不一样的,拉伸的方式不对,也会对自己的身体有影响的。 健身完要不要拉伸1 健完身之后需要拉伸,可以防止小腿变粗,让肌肉生长缓慢,提高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压力,健身效果更佳,不仅在健身后拉伸,在健身前也需要进行拉伸,可以让身体快速的进入运动状态,防止肌肉拉伤,身体出现酸痛的现象。 运动完之后,肌肉会处于紧绷的状态,充分拉伸能够有效的让血液循环起来,切记运动过后不要做下来,第二天会出现浑身酸痛的现象,如果刚开始接触运动,建议不要过度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锻炼就可以。 拉伸是运动中最重要的过程,健身前拉伸有助于全身的肌肉疏散开,不容易给肌肉造成伤害,尤其是练习力量的小伙伴,一定要先做好拉伸动作,对于新人来说,如果不知道拉伸动作可以询问教练,记得每个动作都要做标准,不然起不到健身的效果。 健身拉伸可以减少肌肉粘连,让身材看起来更加匀称,如果不拉伸,即便长时间运动,肌肉的形状也不会好看,并且拉伸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拉开韧带,让肌肉更好的吸收营养。 健身完要不要拉伸2 一,肌肉疼痛感加剧 我们在进行完健身训练后的一天或者几天中,自己的肌肉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或多或少的疼痛感觉。 如果我们在进行完健身训练以后,不去进行必要的肌肉拉伸的话,那么自己的肌肉在训练中,从充血状态中就不能较好的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就会加剧自己的肌肉疼痛。 因为自己的肌肉中的血液,要想在训练后得到一个较好的流通,进行肌肉的拉伸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为肌肉的拉伸,可以让自己的肌肉获得一个较好的延展性,从而让血液更加良好的流通,进而让自己的肌肉疼痛感,可以在训练结束后的几天中得到缓解。 二,自己受伤的几率会增大 我们在进行完肌肉强化训练以后,自己的肌肉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可能会处于一种紧绷状态的,如果这个时候不去进行拉伸,那么这个紧绷状态就会持续进行。 持续的肌肉紧绷状态,对于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突然的去让自己的'肌肉发力,那么肌肉就很可能会抽筋,甚至造成肌肉的损伤等等。 也就是说,我们在健身训练结束以后的拉伸,可以帮助我们在训练后,去避免肌肉受伤以及抽筋的发生。 三,肌肉会越来越硬,柔韧性越来越差 我们要知道的是,拉伸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让我们的肌肉延展性更加的良好,也就是让自己肌肉的柔韧性越来越好。 如果自己的在做完健身训练以后,不去进行相应肌肉的拉伸,那么自己的肌肉就很可能会越来越硬,肌肉的延展性,柔韧性会越来越差。 健身训练结束以后的拉伸,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 我们在健身后的拉伸,应该进行的是静态的拉伸,也就是保持一个动作,让自己肌肉有牵拉感即可的拉伸,而不是动态的肌肉拉伸。

健身的热身运动
身体站直,然后弯腰够脚趾,保持30秒——这是我们在体育课上学过的动作,它在拉伸肌肉、保持力量和增强身体灵活性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运动员表现”是一家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健身俱乐部,它介绍了运动前的五个热身动作,和我们体育课上的准备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俱乐部创始人马克·维斯特根说,这些热身准备适合于所有运动,短短10分钟的热身能让我们运动时的速度和体力提高20%。具体做法是:一、90/90度伸展:

这个动作可以伸展躯干和背部肌肉,而这对于需要身体大量旋转的运动,比如高尔夫和网球等尤其重要。身体面向左侧卧,双腿并拢,屈膝呈90度角。双膝之间夹一个毛巾,双臂平伸。保持膝盖和臀部不动,向后旋转躯干和右臂,努力使右肩着地。呼气保持2秒钟,然后回到初始姿势。左右两边各做10次。二、臀部跨越:
平躺,双膝弯曲,双脚着地,双臂向两边平伸。向左边旋转,保持双腿弯曲,直到左膝着地。然后再向右旋转直到右膝着地。两边各重复10次。这个练习旨在专门训练躯干的灵活性和力量性。三、双手走路:
双腿伸直,弯腰,双手平放在地板上。收腹,让手代脚往前移动。这时双腿仍然不能弯曲,双手着地,用脚往前走几步(膝盖不能弯曲)。连续做1分钟。这个练习会锻炼脚筋、下背部、臀后肌和小腿肌肉,适合于任何运动。四、向前俯冲,屈肘够脚背:
左脚一个箭步跨上前,呈大弓步状,同时保持右膝离地。右手着地,左肘移向左脚背。左手移至左脚外,双手着地使臀部向上。然后右脚向前跨一步起身。每条腿各做10次。你会感觉腹股沟、后腿臀屈肌、前腿后肌和腿筋得到舒展。五、直立踏步:这个动作会让你全身感到舒展,适合于跑步前的准备。开始时后背挺直,双臂放在身体两边。向前踏步,左右膝轮流提至腰的高度,同时像军乐队指挥那样,向上提臂。每次向前走20步。休息1分钟,然后重复练习2次。
运动健身肌肉拉伤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由于现在的小伙伴都应该久坐,身体多多少少出现一些小问题,很多小伙伴选择去健身,锻炼身体,所以健身现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下面为大家分享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1 常运动的人如果不小心很容易会造成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 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如果肌肉拉伤了一定要注意休养。 关节部位的损伤是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应及时送往专科医院治疗。如果出现关节反复肿胀、疼痛、关节交锁、关节不稳感等,提示有关节半月板软骨和韧带的损伤,应及时送往专科医院就诊。 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挫伤: 一旦出现疼痛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可在痛点上敷冰块或冷毛巾,并用弹力绷带等对损伤处进行加压包扎,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按摩及热敷。冷敷处理24至48小时后,可应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治疗。 关节扭伤和关节脱位: 多是由于关节突然过猛扭转,过屈过伸,或较大暴力直接、间接作用于关节所致,会造成附着在骨、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附属结构的损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及腰部多见。 微微健康网提醒您:运动中的肌肉拉伤虽然很常见,但是要小心应对,肌肉拉伤了如果不注意休养让肌肉恢复,继续运动的话只会加重拉伤程度,甚至有可能造成肌肉组织坏死。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2 1、运动前补充点蛋白质 蛋白质能瞬间提高身体的活力。如果在锻炼前的90分钟吃一份含优质蛋白质的点心,比如鸡蛋、芝麻、核桃仁等,那么同样的举重练习,你的负荷能力会有所提高,身体所燃烧的卡路里自然比往常多。不过进食靠运动时间不宜太近。 2、运动要多样性 每次去健身中心都做一模一样的练习,同样的运动量,所燃烧的脂肪会一次比一次少。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减肥都是前期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如果今天选择慢跑,明天就该试试有氧操或游泳,最重要的是定期变换,给身体不同的刺激,消耗的热量也会直线上升。 3、保持训练间隔 人要连续运动40分钟以上,脂肪才会开始燃烧。减少脂肪的最佳方法是把运动时间尽可能拉长。试试间隔训练,把运动计划分几段完成,休息休息再运动。比如:在健身车上以7公里/小时的速度练习2分钟,然后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练习2分钟,再回到7公里/小时,如此练习45分钟。 4、健康合理饮食 多食素食,少食肉类和淀粉类食物,但是不可过分节食,否则会伤害身体,建议可以用决明子、茯苓、黑乌龙等组方为决乌汤,茯苓可以起到健脾胃护肝的作用,经常饮用决乌汤这种组方茶,不影响饮食和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去脂排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运动前热身 脂肪的消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等你感到全身发热并且微微出汗时,你的脂肪才刚刚进入燃烧状态,而这个过程需要15~20分钟,也就是热身。 简单来说,你骑了30分钟自行车,但前面20分钟属于“白练”。先做一些力量训练,肌肉是人体的发热器,10分钟就能完成热身,当你开始骑自行车时,整个过程都在燃烧脂肪。 6、在上午运动 脂肪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当你感到疲倦,它就会在你身体里肆无忌惮地堆积,相反,精神饱满时它就无所遁形。运动学家认为,上午做运动能让一整天的新陈代谢都处于较高水平,身体越有活力,消耗的热量自然也就越多。春季相对空气较差,7点以后锻炼能避开空气污染的高峰。 7、集中注意力 意念是很神奇的,特别是在运动的时候。在进行运动时,应集中注意力。如果锻炼到身体的某部分肌肉,那么全身的注意力和感觉也应该重点放在那个部位,锻炼效果会更好。 进行腿部运动时,结合动作,将注意力重点放在腹肌、臀肌上,就能提升这些肌肉的力量,让你的步伐更坚定有力。 8、有意识地多运动一下上臂 健身教练让我在跑步时大幅摆动手臂,可我觉得那样子很滑稽。听着,教练是对的,这样做能让你在消耗相同体力的情况下,完成全身运动,上下半身同时发热,产生1 1>2的效果。正确的摆臂动作:手肘大约弯曲90度,手臂摆动的幅度,应该从臀后15~20厘米,向前到胸部的高度即可。 步行同样作为健身方法中的一种,最近的这些年来,在欧美是非常的盛行的,这种步行是有一定的幅度的,不是随意散步那样漫不经心的'散心步伐, 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强调每走一步的规律、速度还有距离的,这样的步行健身方法才能展现出效果,因为它不是属于那种高强度的健身方式,所以也特别适合老人,和康复中的病人。 步行这种方式其实才是最古老的运动方式,因为任何运动的基础上都是你先要会走路,他不像普通的散步,也不像慢跑,但是健身的效果,长期坚持下拉也是很显著的,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都非常适合这种健身方式,假如你有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症状的话,经常的步行,也可以帮你你缓解这些症状的。 目前步行的方式一般分为四大类:即竞技步行(体育的竞走)、普通步行、负重步行以及医疗步行。运动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大步疾走是最好的有氧运动,健身效果最好。它的步行速度一般认为每分钟133米(约7公里/小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步行锻炼对中老年人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步行是增强心脏功能有效手段之一 步行时由于下肢大肌肉群的收缩,大步疾走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心每搏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对于心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如果心率能达到每分钟110次,保持10分钟以上,则对心肌与血管的韧性与强度,大有增进,同时也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从而可减少心肌梗塞与心脏衰竭的机会。 (2) 步行还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 长时间和大步疾走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利用。那些因多食少动而肥胖的中老年人,如果能坚持每天锻炼,通过运动多消耗1255.65千焦耳(300千卡)热量,并适当控制饮食,就可以避免发胖。这一运动量相当于步行4-5公里,或慢跑20-30分钟,或骑自行车45分钟。 (3) 步行锻炼有助于促进糖类代谢正常化 饭前饭后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研究证实,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代谢率提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糖尿病患者经一天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4) 步行是一种需要承受体重的锻炼 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症。又因为运动能延缓退行性关节的变化,步行能够预防或消除风湿性关节炎的某些症状。 (5) 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 散步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良好方式。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说:“轻快的步行(至有疲劳感),如同其他形式的运动一样,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副理想的镇静剂。” 每天只少步行1小时作为保持心脏健康的一种手段。如果以每分钟平均走100步(中速)计算,步行1小时可走6000步。运动医学博士赖维说:“轻快散步20分钟,就可将心率提高70%,其效果正好与慢跑相同。 (6) “散步出智慧” 这句格言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经验。整天在室内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散步可使处于十分紧张的大脑皮层细胞得到放松,就象打开阻抑着想象力发展的闸门,各种创造性思维一涌而出,极其活跃。 走路不仅是人体的基本活动形式,还是一种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最佳途径。俗话说:“走为百练之祖”,步行的优点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而且动作缓慢、柔和,不易受伤。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身体肥胖和患有慢性病人的康复锻炼。希望老年朋友在春季里,走起来,健康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