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是一种过渡性体质,青壮年居多。到了老年,这种体质还可向阴虚、阳虚、气虚和痰湿体质转化。

湿热体质的症状 湿热体质的症状表现

湿

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外湿可能导致内湿,内湿则往往影响不到外湿。

即是一种热象。天气热,太阳晒就导致我们人体能感受到的外热,而过辛辣或者热气的食物,则让我们体内滋生内热。补益东西吃多了,可能导致热气滋生。同样,外热可以导致内热,内热不会影响外热。

湿热

体内湿气郁结过多,也可能会转化为内热。而有湿气伴随的热,单独清热效果往往不好,而需要清热化湿双管齐下,方能见效。这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往往让两者一起“危害”人体,尤其在夏天,湿热由于外环境催生变得尤其多。年轻时保证良好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维护健康的体魄,显得尤为重要。

明确湿热体质特征,进行自我排查:

不要说中医知识丰富的老广,就是稍微在广东呆上几年的外乡人,也知道广东水土天气湿热的道理。在民间,往往有不少如何对付湿热的土方子,比方凉茶、绿豆汤等。你出现的状况就一定是“湿热”吗?因为小小的问题不足以到医院就诊,所以一些老广们习惯用固有常识,或根据天气转变判断自己或者家人可能有了“湿热”,就会熬一锅苦苦的凉茶全家上下一起喝。

专家解释,湿热天并不见得人体自身一定湿热。全家人一起喝的药膳,最好性味比较平和,毕竟家人身体状况可能各不相同。虽然有些专家不建议大众自行判断湿热。但已经从中医处了解自身体质的情况下,懂得一些湿热症状表现,然后自除“湿热”,也不排除其可行性。

湿

口干而不爱喝水,疲倦犯困嗜睡,身体懒动且有沉重感。舌苔往往比较厚。

口干爱喝水、喉咙痛、鼻子干、嘴巴干、小便黄、舌苔往往为黄色。

湿热夹杂

大便比较烂,拉的次数比较多。

以上症状只能作为大致参考,而不能代替医学诊断,毕竟疾病有很多不典型症状以及未知因素。而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热重以清热为主,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霍香正气胶囊、葛根芩连片等。症状缓和的则可以自己调理适当喝些凉茶或者绿豆汤、冬瓜汤等。

湿热体质的症状表现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相信大部分朋友们都有便秘的现象,然而便秘一般和体质有关系,这种体质就属于湿热体质,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湿热体质的表现症状和调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那么湿热体质有什么症状表现?湿热体质该如何调理?

一、湿热体质的症状

,疲倦犯困嗜睡,身体懒动且有沉重感。舌苔往往比较厚。

、喉咙痛、鼻子干、嘴巴干、小便黄、舌苔往往为黄色。

,拉的次数比较多。

,体湿的人就会出现倦怠、不想动弹、脸上出油多、头发容易脏、舌苔腻等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泻、大便不顺畅。如果湿热侵袭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现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状。

二、导致湿热的原因

入伏后气温不断升高,当人们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定时,或过食辛辣油腻之时,就会产生内热。此时,外热、内热一起来,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症状。

在夏天特别是夏至后,很多地区都进入了雨季,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湿热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要是脾虚再来凑凑热闹,就容易在身体内积累湿浊之气,特别是堆积在脏腑和经络里。

室外温度升高时,人们都习惯躲到室内‘叹’冷气,有的还越‘叹’越冷,虽然免受酷暑之苦少出汗,却引来了一系列的病症。夏天人体的汗毛孔本来是张开的,人们每天都要在室内外进进出出,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后突然回到空调场所中,骤降的温度会让张开的汗毛孔突然关闭甚至堵塞,侵入体内的寒气更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

三、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烟酒不能碰,不能吃辣,少吃稀饭、汤面会膨胀的东西,尽量不喝冷饮,要进行忌口。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

,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

、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多吃青菜尤其是有苦味的蔬菜,如苦瓜、芥蓝,以及可以去湿的冬瓜、丝瓜。

、赤豆、绿豆熬粥。多喝苦丁茶、莲子心茶。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

,防治有口苦、大便干燥、火气大、易烦躁、易脸红、小便黄赤等问题发生。

、太极这些舒展筋骨和身体的运动,非常适合湿热体质的人。

湿热体质的症状和治疗

我觉得应该这样调理,现在有很多人因为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而让自己的身体素质发生变化。有的人属于寒湿体质,有的人属于湿热体质。因为寒湿体质和湿热体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质,所以它们的症状也不同。大多数人不会理解这两种体质,所以总是采取错误的休养方式,导致症状加重。平时需要学会辨别寒湿体质和湿热体质,才能使自己更好地调理。

如何区分寒湿体质和湿体质?

热体质出现时,身体会比较重,下午容易出现明显发热。即使大量出汗也不能减轻症状,也容易出现恶心、厌食、大便疏松、小便短红等症状,而湿热体质的人一般都是胖或瘦,因此这类人容易产生烦躁和愤怒的情绪。而寒湿体质的人一般容易感到疲倦,容易入睡,而且容易口渴,而且经常感到胸口麻木,平时更怕冷。

湿热体质该怎么调理?

1、 避免刺激食物摄入

对于湿热体质的人,平时不能吃辛辣食物,应尽量避免吃一些油腻食物。

湿热体质、寒湿体质该如何调理?文章教你相应的调理方法

2、 避免烟酒

湿热体质的人平时应避免摄入烟酒,因为烟酒会导致湿热的发生。

3、 多吃水果和蔬菜

湿热体质的人一般可以多吃水果和蔬菜。果蔬有清热解毒、祛湿降火的作用。他们还可以多吃除湿食品,如约伯的眼泪、绿豆等。

1、 饮食调节

体质寒湿体质的人要特别注意饮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应该避免一些高脂肪、高糖和清凉食物。他们可以多吃冬瓜、扁豆等利尿食物。

2、 避寒

睡在地板上应保持阴冷潮湿。平时也不可能睡在地板上。地板又冷又湿。如果你睡在地板上,会使你的身体更冷。

湿热体质、寒湿体质该如何调理?文章教你相应的调理方法

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兴烈副教授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湿热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综合调理方案,不同的水土,不同的季节,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

湿热体质者应先学会放松情绪,然后根据患者病情,用一些中成药和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进行调节,或采取针灸推拿的方式。注意饮食调理,少吃辛辣食物和油炸食品,注意不要熬夜,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湿热体质的人易怒易怒,容易烦躁易怒。他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悲伤和快乐。他们应该尽力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

温馨提示,对于寒湿体质和湿热体质,这两种体质有不同的症状。要想调节好自己的身体,首先要分清自己属于什么样的体质,才能采取正确的调养方式,避免错误的调养方式使身体症状加重,也不要因为调理不当而让自己引发其他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