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 心绞痛有什么症状 心绞痛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胸骨中上部的压榨痛、紧缩感、窒息感、烧灼痛、重物压胸感,胸疼逐渐加重,数分钟达高潮,并可放射至左肩内侧、颈部、下颌、上中腹部或双肩。伴有冷汗,以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为几分钟,经休息或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不典型者可在胸骨下段,上腹部或心前压痛。有的仅有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咽喉发闷,下颌疼、颈椎压痛。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可仅感胸闷、气短、疲倦。老年糖尿病人甚至仅感胸闷而无胸痛表现。 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运动或其它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 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自发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因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时,患者可有持续时间较长的胸痛发作,类似心肌梗塞,但没有心电图及酶的特征性变化。 某些自发性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时出现暂时性的ST段抬高,常称为变异型心绞痛。但在心肌梗塞早期记录到这一心电图图形时,不能应用这一名称。 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常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症状 心绞痛症状5个典型症状

心绞痛症状5个典型症状

心绞痛的症状一般表现出来是胸闷、胸痛,那种疼痛有时候是有压榨性疼痛,还有就是胸骨后或咽喉部的一种紧缩感,还有些病人仅表现成出来一种胸闷的感觉。一般临床上症状分为典型性心绞痛和不典型性心绞痛。典型心绞痛的症状,一般表现出来就是胸骨后上段或者中断的压榨性的疼痛,患者有一种窒息感,有种濒死感,而且疼痛会往左肩、左上肢的内侧,甚至到无名指、小指放射;患者会出现大汗的情况。还有一种是不典型的心绞痛,病人表现出来胸骨下的一种不适感,甚至还有一些上腹部的症状,以为是胃疼,其实是心绞痛的一个不典型的症状。

心绞痛症状及表现

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病症。心绞痛发病比较急。怎样才能自测出是发生了心绞痛病呢?主要是根据心绞痛特点进行自测,如平素有冠心病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患病,但遇到突然发生的疼痛,一般在心前区(左胸部2、3肋间),出现针刺样疼痛,呈阵发性,向肩部、上肢、颈部、背部放射,心前区有压榨感或是紧缩感,一般持续1-5分钟,同时出现而色苍白、焦虑不安,有时额出冷汗。

心肌梗塞的发生是出于冠状动脉的强烈痉挛或闭塞,引起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或坏死的结果。发作起来表现剧烈胸痛,心前区刺痛,持续数小时,而色苍白、焦虑不安,全身乏力、皮肤湿冷、大汀淋漓,脉搏细而快,节律不齐。心肌梗塞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威肋病人的生命。那么怎样事先就能知道会出现心肌梗塞呢?这种病的发病突然,但也与其他事情一样,必然有一个过程,我们认识这个过程的特点,就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发生。心肌梗塞在发病前有时有诱发因素,比如负重劳累、强烈精神刺激、暴饮暴食、饮酒、吸烟、寒冷刺激等,有了这些不利因素,心脏负荷加大,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不能随之相应增加,则心肌处于缺血状态,从而导致心肌梗塞的发作。

一般在发作之前有三种征兆:

1、原来有过心绞痛,但心肌梗塞时又使原来的症状加重,发作次数增加,疼痛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

2、原来无心绞痛发作史,心前区突然剧痛,持续加重。

3、少数人无心绞痛发作,只表现胸闷不适,稍活动即心悸气短,全身乏力。

上述三种心肌梗塞早期征兆到发病这段时间是预防和救治心肌梗塞的黄金时间,无论原来有无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和发作史,均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旦有感觉就及时到附近医院检查,不要免强去较远医院,以防在途中出现意外。由于活动而加重病情,以致造成死亡的病例是举不胜举。如果原来知道自己患有冠心病,或原来有过发作史,就应绝对避免上述那些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和尽力调养,以防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