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是可以治好的,虽然是一类重症的皮肤病,特征为薄壁、易于破裂的大疱,组织病理为棘刺松解所致的表皮内水疱,有特征性的免疫学所见。天疱疮被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型:寻常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和副肿瘤性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和落叶型天疱疮是早先被描述的天疱疮的经典类型。所有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均存在黏膜糜烂,半数以上患者还存在皮肤水疱及糜烂。寻常型天疱疮的水疱发生于表皮的深层,恰在基底细胞层上。 落叶型天疱疮患者仅有皮肤受累而无黏膜受累,表皮的裂隙发生在表皮的浅层,大多在颗粒层。 增殖型天疱疮是寻常型天疱疮的一种变异型,红斑型天疱疮和巴西落叶型天疱疮分别代表落叶型天疱疮的局限型和地方型。

大部分天疱疮可以治好,即经过3-5年的控制,患者可以完全停药。随着对天疱疮治疗的进展,临床上可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需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诊治。首先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病情进行控制,然后逐渐减量。在糖皮质激素应用于临床之前,天疱疮的死亡率较高,现在天疱疮致死的患者数量已明显下降,死亡原因主要是使用免疫制剂造成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的感染。对症用药建议: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尼氏征阳性的大疱,天疱疮容易复发,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治疗上首先需要注意一般处理需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低盐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局部可以外用硼酸溶液或者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全身治疗主要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需要足量及时治疗,逐渐减量,用最小量维持,不可以骤然停药以免皮损反弹。有时也可以给予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比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严重者还可以给予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注射。饮食注意:
天疱疮多累及皮肤、黏膜,出现进食困难,发病初期建议流食、半流质饮食。多补充高蛋白食物,如肉泥、肉糊、粥等;避免进食发物,如蟹肉、虾肉、羊肉,可适当食用牛肉、猪肉、鸡肉等。口腔黏膜、皮肤恢复正常后,饮食无禁忌,可正常饮食。由于患者长期服用激素可出现骨质疏松、脱钙。平时饮食中注意多摄入钙、钾、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扁谷、瘦肉,少吃或不吃鱼、虾、蟹、羊肉等发物。
天疱疮雷公藤多苷片能和激素
副作用就是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雷公藤的临床价值不可否认,但其毒副作用尤其是对女性生殖方面的毒性不容忽视。且毒副作用往往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反应症状常见为:咳嗽咳血、呼吸困难、紫绀、急性肺水肿、呼吸麻痹或衰竭等。
应正确认识雷公藤的治疗作用和毒性反应,正确使用雷公藤制剂,才能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是药三分毒,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吃中药当然不是多多益善。我们要转变“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合理用药,辨证施治,化弊为利。扩展资料
慎用雷公藤制剂
雷公藤制剂,一种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中药,被国家食药监局通报,提示关注其用药安全。记者走访郑州市多家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晓坚等专家表示,连续服用雷公藤药物可出现肝、肾、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损害,患者连续用药不宜超过三个月。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专家提醒:慎用雷公藤制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绝经前不宜服用雷公藤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中药亦有毒 用之当谨慎
天疱疮用药方法
(一)治疗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进食困难者应由静脉补充,贫血者及营养不良显著者给予输血。长期用皮质激素者应补充钾以防低钾血症。如有细菌或真菌感染应给予足量敏感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
(1)皮质类固醇激素:为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应尽量做到早期治疗,足量控制,正确减量,继用维持量。一般用量为每天80~120mg泼尼松。治疗1周后,如无明显疗效,应增加剂量,主要根据新发水疱数、水疱愈合速度和天疱疮抗体滴度来判断疗效。增加剂量前应排除继发感染的可能。皮损控制后继续用药2~3周,然后减量,口腔损害往往不易短期消退,不一定作为减量的标准。维持量一般为每天10~15mg,小剂量时可改为隔天服药。从控制量到维持量的时间一般为2~3个月,减量过程中如有水疱发生,可暂停减量,稳定一段时间,多数病人皮质激素需维持数年,少数病人完全可撤除。在应用激素过程中,应注意可能伴发的各种副反应如糖尿病、胃溃疡,骨质疏松、结核病的复发及白色念珠菌的感染。
(2)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单用免疫抑制剂部分病例可获缓解。对于大部分病例,免疫抑制与皮质类固醇合用可减少激素用量,避免或减少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片,环磷酰胺1~2mg/(kg�6�1d)口服或硫哗嘌呤1~
(3)金制剂:硫代苹果酸金钠(goldsodiumthiomalate)对不能耐受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可每周肌内注射1次,第1次10mg,第2次25mg,以后每次50mg,直至皮损控制后,用金制剂维持,每2~4周肌内注射50mg。
(4)血浆置换疗法:当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或血清天疱疮抗体滴度较高,对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时,可考虑血浆置换疗法。每周更换一次,每次1000~2000ml。
(5)环胞素:用量为5~6mg/(kg·d),口服有一定疗效。
,预防感染。
(1)%依沙吖啶(利凡诺),复方硫酸铜溶液或黄柏地榆煎水湿敷。以龙胆紫锌氧汕,松碘油等制成油纱布外敷。
(2)对面积较大,%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清洗创面。用消毒凡士林纱布,维氏油纱布外敷创面,有条件者可行暴露疗法。
(3)对黏膜损害,可用2%~3%硼酸溶液,1%过氧化氢(双氧水),1%明矾溶液漱口,每3~4小时1次,具有消毒收敛作用。%金霉素甘油涂剂,亦可用中药金银花、白菊化煎液含漱或用金莲花片每次2片口含。
(1)毒热炽盛型: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利湿。
方药:(冲服)、板蓝根30g、地丁30g、草河车15g、连翘15g、双花炭10g、生地炭10g、白茅根30g、赤芍15g、猪苓30g、车前草30g、大黄5~10g。
分析:方中板蓝根、羚羊粉、地丁、大黄、草河车、连翘清热解毒,白茅根、赤芍、双花炭、生地炭凉血,猪苓、车前草利湿。
(2)心火脾湿型:
治法:泻心凉血、清脾除湿。
方药:黄连10g、连翘15g、丹皮15g、栀子10g、生地15g、竹叶10g、莲子心10g、白茅根30g、生苡仁30g、猪苓15g、茯苓皮15g。
分析:方中黄连、连翘、丹皮、栀子、白茅根、生地、竹叶、莲子心泻心凉血,生苡仁、猪苓、茯苓皮清脾除湿。
(3)湿热熏蒸型: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猪苓15g、茵陈15g、车前草30g、茯苓皮15g、冬瓜皮15g、黄柏10g、黄芩10g、泽泻10g、枳壳10g。
分析:方中猪苓、茵陈、车前草、茯苓皮、冬瓜皮、泽泻清热利湿,黄柏、黄芩清热燥湿,佐以枳壳行气导滞。
(4)脾虚湿盛型:
治法:健脾除湿。
方药:生苡仁30g、白术10g、山药30g、党参6g、芡实10g、扁豆10g、猪苓15g、茯苓皮15g、冬瓜皮15g、泽泻10g。
分析:方中生苡米、白术、山药、党参、芡实、扁豆健脾除湿,猪苓、茯苓皮、冬瓜皮、泽泻利水渗湿。
(5)气阴两伤型: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黄芪30g、党参5g、太子参10g、沙参15g、麦冬15g、白术10g、生苡米30g、花粉10g、车前草15g、当归10g。
分析:方中生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生苡米益气,沙参、麦冬、花粉养阴,佐以当归养血,车前草除湿。
(二)预后
,天疱疮的预后极差,死亡率极高,预后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老年及幼年患者死亡率比中年患者高。
(2)死亡发生在3年内,如生存超过5年,其预后非常好。
(3)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者,预后较差。
(4)红斑性天疱疮较其他各型天疱疮预后好。
(1)感染: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重要的死亡原因。
(2)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在导致病人死亡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如感染、消化道出血、胃穿孔、栓塞、心功能衰竭等。
(3)其次天疱疮本身和并发症如癌症等亦是致死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