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是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疾病,在一些 流行性感冒发生的高峰期很多人更是无法避免。流行性感冒症状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流行性感冒症状分类:
一、单纯型流感
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
二、肺炎型流感
实质上就是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三、中毒型流感
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
四、肠胃性感冒流感
肠胃性感冒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
五、特殊人群流感
1、儿童流感 在流感流行季节。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2、老年人流感 65岁以上流感患者为老年流感。因老年人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此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多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
3、妊娠妇女流感 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4、免疫缺陷人群流感 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由于易出现流感病毒性肺炎,发病后可迅速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绀,病死率高。
普通流行性感冒症状
普通感冒的症状通常有干咳、鼻塞、流鼻涕、咽痛、咽痒、发热、寒战等。狭义的上呼吸道感染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该疾病起病较急,初期有咽部干、痒或烧灼感,可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听力减退、味觉迟钝、咳嗽、声音嘶哑和呼吸不畅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无全身症状和发热,有时可出现低热轻度畏寒和头痛。体检时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等。普通感冒大多为自限性,一般5 ~7天痊愈,有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普通感冒患者需要注意:应遵照医嘱服药,注意观察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如有,应及时就医。服药期间,不得擅自停药、换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内湿度和温度适宜。老年人或抵抗力差的人应该少去人口拥挤的地方。当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该戴口罩;应加强锻炼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如跳绳、跳远等。具体锻炼量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应避免感冒、淋雨、过度疲劳等,容易再次感染;患者使用的餐具和毛巾应煮沸消毒。还应在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湿润舒适,防止口腔感染。应进行清淡、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食。患者应多吃大蒜、生姜、辣椒、柠檬和柑橘,这对感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可多食用鸡汤和鸡肉。鸡汤富含氨基酸,能增强人体抵抗力,鸡肉能促进咽部血液循环和鼻黏膜分泌,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鼻塞、咽干、咳嗽等症状。

最新流行性感冒症状
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约数小时至1~2日。起病急骤,可有高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疼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肺部出现粗罗音。偶有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在婴幼儿则临床表现每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常突发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及流清鼻涕,常见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偶见皮疹及鼻衄。体温可在38~41℃,高热时可出现惊厥。幼小婴儿还可出现严重的喉、气管、支气管炎伴粘稠痰液,甚至发生呼吸道梗阻现象。

流感常发生并发症,最重要的是继发或附加的细菌感染如中耳炎、化脓性鼻窦炎和肺炎的为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