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包括:自觉主动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全面锻炼原则、具体针对原则。
1、自觉主动原则
体育锻炼过程中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使参与者形成一种内在的、积极的体育锻炼心理需求,产生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行为机制。
2、循序渐进原则
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深入或提高。一方面,体育锻炼和学习过程类似,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不能凌级、躐等;另一方面,人的生理机能有自身的阶段性特征。
3、持之以恒原则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积极改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人体有着“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约束,已有的锻炼效果如果不进行强化巩固就会慢慢消退。
4、全面锻炼原则
人的构成既有生理层面的,也有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单以生理层面看,人体的形态、机能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负载系统。
5、具体针对原则
在体育锻炼中,我们必需根据综合情况考虑参与者个体的体质基础、身体机能状况、健康水平、体育文化素养、所处环境等,综合选择锻炼方法,安排锻炼内容,确立运动负荷,使体育锻炼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体育锻炼的方法
1、重复锻炼法
重复锻炼法就是指锻炼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进行重复练习的方法。重复锻炼法的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以及提高人体的耐力,所以一般中老年人就比较适合重复锻炼法。
2、连续锻炼法
连续锻炼法是比较需要毅力的,如果你不能坚持,那么连续锻炼法的效果并不会很好。连续锻炼法是为了保持有效的而不间断的连续进行运动的锻炼法。连续锻炼法的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长,无间断。在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连续锻炼法的运动比如:跑步,游泳,跳舞等。
3、负重锻炼法
负重锻炼法就是使用一些重物来进行辅助锻炼的方法。其实,负重锻炼法不仅适合于运动员,也适合普通人用来增强体质。但一般人一定要注意强度,不要超负荷了。
4、变换锻炼法
顾名思义,变换锻炼法就是不断变换运动强度,内容,形式,来提高你运动的兴趣和兴奋性。比如长跑时,经常围着操场跑会出现厌烦无聊的情绪,那么你就可以用越野跑来代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育锻炼原则
体育锻炼基本原则包括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包括超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安全性原则、专门性原则、大小运动量相结合原则。1、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锻炼的原理是通过不断增加运动负荷,引起肌肉、骨骼等身体组织产生更明显的破坏和刺激,从而激发身体自我修复和加强适应的能力,进而提升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强度。2、循序渐进原则:
指的是身体适应训练的能力需要逐渐提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加强训练的强度、时间和频率。3、安全性原则:
指体育锻炼需要考虑到身体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运动受伤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初学者和老年人需要更加注意。4、专门性原则:
指体育锻炼应该根据个体特征和运动项目进行合理配合,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以提高运动效果。5、大小运动量相结合原则:
指运动强度和时间配合,创造适合自己的负荷,确保锻炼的合理性和充分性。体育锻炼简介:
体育锻炼是指通过运动、锻炼和身体活动,以促进身体健康和创造锻炼成果的过程。体育锻炼可以包括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跑步、跳绳、游泳、篮球、瑜伽等。
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加肌肉质量和骨密度,改善身体形态和心理健康。体育运动还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感,提高自信心和幸福感。
注意事项:
体育锻炼需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例如循序渐进、安全性、专门性、大小运动量相结合等。在体育锻炼前需要进行适度的热身活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体育锻炼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可以通过锻炼成果来提高各个方面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表现。但同时也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确保运动的安全和合理性。
体育锻炼基本原则不包括
1.体育锻炼的FIT监控原则FIT是次数(Frequency)、强度(Intensity)和时间(Time)三个英文单词缩写。要想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在体育锻炼中科学地安排好锻炼的次数、锻炼的强度和锻炼持续的时间。 次数:表示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要想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每周应进行3-5次体育锻炼。强度:锻炼强度常用心率间接地表示,目前推荐的锻炼强度范围为自己最大心率的60%-80%o最大心率可采用下列公式来估算,即最大心率=220-年龄。时间:是指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有效的一次锻炼时间是20-60分钟,如以最大心率80%强度进行锻炼,仅需20-30分钟即可,而以最大心率60%强度进行锻炼,需要40-60分钟。
2.超负荷原则超负荷原则是指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身体或特定的肌肉所受到的刺激超过已能承受的刺激强度。运用超负荷原则指导体育锻炼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从自己体能水平和身体承担负荷能力的实际出发,恰当地确定锻炼负荷的大小。负荷通常包括负荷量与负荷强度。负荷量一般是以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是以练习的速度、负重量、密度来表示。
3.循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作用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该原则要求在进行体育锻炼或发展某种身体健康素质时应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循序渐进原则的应用,可采用"百分之十规则"。每周的运动强度或持续运动时间的增加不得超过前一周的10%。例如,你每天跑步持续30分钟,下一周可将跑步时间增加到33分钟。
4.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要求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保护自己,做到安全第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不要盲目参加超过你的能力的活动;每次练习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饭后、饥饿或疲劳时应暂缓锻炼,每次锻炼后,要注意做好整理、放松活动。
5.专门性原则专门性原则是指锻炼时针对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机能进行反复的练习。如果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有氧能力,就应该选择慢跑、步行、自行车、有氧操、游泳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6.恢复性原则人体机能的提高是通过锻炼、疲劳、恢复、再锻炼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实现的。
7.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锻炼效果的可逆性是指由于停止锻炼而引起体能水平的下降。研究表明,停止力量练习8周后,肌肉力量下降10%,停止耐力练习8周后,耐力水平下降30%-40%。
8.大小运动量相结合原则交叉采用大小运动量进行身体锻炼,不仅能够提高效果,而且还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