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粒疹是长在宝宝鼻部和面颊上的一种细小的白色或黑色的、突出在皮肤表面的皮疹,就像粟粒般。粟粒疹是不足三个月的新生婴儿的常见皮疹,这是因为宝宝的皮脂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随着婴儿的一天天成长,不需要作任何治疗,粟粒疹很快就会消退的。

宝宝长粟粒疹,婴儿粟粒疹一直不好怎么办

不要挤捏粟粒疹

切不可用手去挤捏宝宝的粟粒疹。因为宝宝的皮肤是非常娇嫩的,一旦挤捏破损了皮肤,反而会使宝宝的皮肤发生感染,造成不良后果,不如等其自行消退为好。

不要涂抹药膏

不要在宝宝的患处涂抹任何药膏。

婴儿粟粒疹一直不好怎么办

新生儿哪3种保护能力,6月后不消失就要检查大脑发育?

宝宝出生后,陪伴在他们身边时间最多的就是宝妈了,只有宝妈对宝宝的身体变化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发育最好也是最为快速的时候,几乎每一个月都能够有所成长,学到新的动作,比如翻身、爬行等,而这些动作一定程度上是宝宝们成长时健康的标志。

1、能否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通常情况下,6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凭借经验发出一些声音了,虽然还不会说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咿咿呀呀地发声。等到宝宝们十个多月时,他们可能会说一些比较简单的词汇,宝宝们开口说话的第一句极可能是“爸爸”或“妈妈”。听孩子第一次说这样的词汇,说实话,作为母亲或父亲都会感到特别幸福。为了让孩子能够说更多的词汇,父母可以为他读一些儿童故事等。小孩子学说话是非常快的,超过爸妈们的想象,所以建议大家要趁着这个时间教育孩子更多的语言,训练好他们的语言能力!

2、是否有较强的认知能力什么是认知能力呢?就是运用自己的器官对四周环境的一种认知和观察。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在6个月后,他们的认知能力会有比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对声音和色彩,都会极其敏感。比如聆听妈妈的声音、一些颜色比较温暖鲜艳的事物都会成为吸引小家伙的存在。稍微发育快点的宝宝能够简单领会妈妈的表情了,比如有的孩子虽然还在吃奶,但是父母如果吵架他会大哭大闹,因为他意识到了外界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有的宝宝会在母亲夸他的时候笑起来,这其实也是认知能力提高的缘故。

3、是否能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宝宝刚出生时,骨骼骨架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够支撑身体重量,所以此时不要奢望孩子能够站起来或坐起来。等到孩子6个月大时,他们的骨头已经有所发育,能够一定程度上支撑身体,此时宝宝们就会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了。这些简单的动作包括抢妈妈喂饭的餐具、手抓任何能抓住的东西,甚至在床上打滚等。这个时期是孩子发育比较关键时候,无论是在吃喝上还是在孩子的卫生上,宝妈们都要付出一百二十分的努力。

婴儿粟粒疹用什么药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等待了漫长的十个月之后,我们的小宝宝终于要出生了,爸爸妈妈怀着激动的心情去把宝宝抱在怀里。这才发现宝宝皱巴巴的,皮肤也很红,就像一个小老头一样,有些宝宝还会在脸上或者鼻子上长了很多小白点。

于是新手爸妈们都会比较担心,这些小白点会不会对宝宝有影响,宝宝会不会疼会不会痒,会不会好?

其实宝宝的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见的,这些小白点叫粟粒疹,并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宝宝的脸上或者鼻子上之所以会长这些粟粒疹,那是因为我们的小宝宝皮脂腺功能还比较差,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皮脂腺就很容易被堵塞,堵塞之后就会形成这样的一些小白点。

爸爸妈妈们请放心,这些小白点不会对宝宝造成影响的,而且不痒也不痛,更不会给宝宝留下疤痕之类的,爸爸妈妈们直接无视它就好了。

家里有个亲戚生宝宝的时候,宝宝的脸上也是长了很多粟粒疹,亲戚看看着特别不顺眼,于是就不顾宝宝的疼痛,非要把宝宝脸上的小白点挤出来,幸亏被发现及时才阻止住了。可惜的是,宝宝的脸被挤得坑坑洼洼,现在宝宝都八九岁了,脸上还有一些小洞洞,每次说起这个事,亲戚都一脸后悔。

对于宝宝脸上的这些小白点,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

这些小白点长在宝宝的脸上,宝宝不会有任何感觉的,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因为碍眼去挤它,以免弄伤宝宝或者造成感染。

粟粒疹会在一周左右慢慢自行消失,所以爸爸妈妈也千万不要自作聪明的帮宝宝在脸上涂一些药膏。

成人的手上会有很多细菌,所以不要因为宝宝长了一些小白点就频繁的去摸宝宝的脸,更不要经常去亲吻宝宝的脸,以免把细菌带给宝宝。

爸爸妈妈每天早晚都可以用温水帮宝宝洗洗脸,用柔软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即可,千万不要过于用力,免得弄疼宝宝。

再说了,这些粟粒疹也不是擦擦就能消失的,只要保持宝宝脸部清洁就好。

有些爸爸妈妈可能有强迫症,看见宝宝有这些小白点,总觉得像是青春痘,忍不住想要去挤破它,在这里真的要再次再次提醒,千万千万不要挤,万一弄不好以后就会拉低宝宝的颜值了,千万不要为了一时手快呀!

没生的孕妈妈也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粟粒疹不是宝宝的标配,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宝宝脸上都会有粟粒疹的,或许自家的宝宝就没有呢,这样也就不用“费尽心思”去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