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标志着炎热的夏季渐渐过去,气温逐渐转凉。处暑之后,秋天即将到来。

处暑健康养生小常识,处暑养生怎么注重饮食调养

关于如何养生,在处暑这个节气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持身体健康和适应节气变化。

要注意饮食。处暑时节,我们应该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等。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害胃肠道。多喝水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在处暑这个季节要注重锻炼身体。由于气温逐渐降低,户外活动变得更加宜人。可以选择早晚时段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适当参加一些室内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瑜伽、游泳等。

在处暑这个节气里,要注意调节作息时间。因为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早晚温凉,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尽量不要熬夜,避免削弱身体的抵抗力。

处暑也是一个时节过渡的节点,需要注意保护肌肤。由于夏季阳光辐射强烈,皮肤容易受损,在处暑时节应加强防晒工作。可以选择使用具有良好防晒效果的防晒霜,并避免在阳光直射的时间段外出。保持肌肤清洁也很重要,可以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进行清洁,并适时使用补水保湿的面膜。

要提醒大家注意秋燥问题。虽然处暑时节气温开始转凉,但空气湿度仍然较低,容易引起皮肤干燥和喉咙不适。可以通过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方式来预防秋燥。

在处暑这个节气里,我们需要合理调整饮食、锻炼身体、注意作息时间、保护肌肤,并防范秋燥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节气变化,保持身体健康。希望大家在处暑这个时节里保持良好的养生习惯,享受一个舒适而健康的秋天。

处暑养生怎么注重饮食调养

处暑节气五大养生圣品莲子有补肾、健脾、养心、安神、抗衰老的作用。用莲子配白茯苓、怀山药、糯米、白砂糖等蒸煮成糕,每日服用,有益寿之效。推荐吃法:最简单的是到点心铺买些莲子糕、莲蓉夹心糕和鲜奶椰丝莲子饼来吃,也可以用莲子做馅蒸馒头吃,或是和红枣一起煮汤喝。银耳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还具有消除肌肉疲劳、健脑防衰的作用。推荐吃法:先将银耳洗净后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后去皮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入冰糖适量调味;也可以将银耳和黑木耳一起洗净后,蘸芥末酱油吃,味道很鲜美。苹果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适合在贴秋膘的季节食用。推荐吃法:可以将苹果切片后烤了吃,干干的苹果片,吃起来别有风味;也可以将苹果和山药去皮后均匀地切成小块,放入果汁机搅拌成汁,最后用蜂蜜调味。山药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推荐吃法:将洗净后的山药捣碎后加糖调成馅,与糯米粉一起制成汤圆食用;也可做拔丝山药;或是去皮用淡盐水洗后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糖桂花酱,当冷盘。西洋参可抗疲劳、抗缺氧,秋天人们会出现阴虚少气、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况,在煮粥或炖肉时放入一些西洋参,不仅能镇静防秋燥,还能温和滋补。推荐吃法:可以用西洋参片冲泡喝,非常简便。甚至在吃火锅时,在里面放入西洋参,也可以有效进补。处暑饮食推荐:西式泡葡萄食谱原料:玫瑰香甜葡萄10千克,白糖1500克,醋精150克,桂皮10克,丁香15克,清水10千克。制作方法:、小粒者,轻轻码入消过毒、刷净的搪瓷桶内(或木桶、瓦缸)。,下入清水,加入桂皮、丁香煮10分钟出香味,下入白糖烧开,打去浮沫,盛入容器内,调入醋精晾凉,注入桶内,淹没过葡萄,盖上桶盖,放入冷库保鲜室,以3℃-5℃腌制3-5天即成。处暑饮食推荐:肉皮炒茄子干秋天多吃些含有维他命的食物,能补充人体营养从而避免遭到燥邪的伤害。推荐:肉皮炒茄子干食谱原料:茄子干300g,猪皮200g,油、酱油、红尖椒、蒜。制作方法:1、从坛子中取出做好的茄子干备用;2、肉皮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煮2分钟,辣椒切丁备用;3、锅内放入少许油,油热后放入肉皮,小火煸出肉皮多余的油份;4、加入大蒜和尖椒丁大火煸炒,倒入茄子干,大火爆炒;5、加入少量清水,中火焖2分钟左右,焖至水分快干即可出锅。处暑吃什么菜好?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小编接下来为您推荐4款食谱。芝麻菠菜配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功效:补肝益肾,开胸润燥。青椒拌豆腐配料:豆腐1块,青椒3个,香菜10克,香油、盐、味精各适量。做法:豆腐用开水烫透,捞出晾凉,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青椒用开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将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盐、味精等搅拌均匀,盛入盘内即可。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对胃口不开,食欲不振者尤其适合。百合莲子汤配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百合脯配料:生百合60克,蜂蜜2汤勺。做法:将百合清水洗净放入碗内,浇上蜂蜜,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出锅,或烘干或风干即可。分七次睡前服用。功效:清心安神。适于睡眠不宁,惊悸易醒者。

处暑养生注意事项

1、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而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美容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建议大家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以晚上10点前入睡最佳,每天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

2、避免过早添加衣物“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3、初秋防晒也重要。有的人认为,秋天到了,阳光也开始变温柔,防晒霜已不是必需品了。其实,这种想法不正确,虽然气温下降,人们感觉凉爽。但事实上紫外线还和夏天一样强,加上秋天人们出游频繁,防晒依然是护肤大件事,不但应该继续使用防晒霜,防晒倍数还应和夏天一样,一般含防晒值的普通面霜并不能满足需求。

4、多饮少言防秋燥中医认为,秋天对应人体的是肺脏,秋燥伤人易伤肺,此时应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中医有句名言“形寒饮冷则伤肺”,秋季天气已经逐渐转凉,还要忌寒凉之饮。干燥的秋天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秋天必须补水。通常,秋季每天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但要注意多次少量。每天不停地说话还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所以要注意“少言”。

5、多吃果蔬多喝粥汤处暑过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而燥气伤肺,如果经常食用辛辣油炸类食品,则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夏秋交叠,可以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苹果等,少吃甜味的西瓜等。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6、少吹空调、少开电扇保健康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7、贴秋膘要循序渐进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人们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贴秋膘,以便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处暑节气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8、多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选择散步、骑车、体操、慢跑、跳绳等,运动程度以全身稍微出汗即可。运动的同时可适度晒太阳。晒太阳的时间宜选择在傍晚,每次半小时左右,晒太阳时应选择避风处。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和晒太阳,可以感受到室外阳光空气的抚慰,提高人体对氧气的利用率,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保持体内旺盛的新陈代谢,使皮脂腺、汗腺得到正常的分泌,以滋润皮肤,防止皮肤干燥、瘙痒、脱皮等不适症状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