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太极掌第一套动作名称:一、1、真人采气2、托梁换柱3、顺手牵羊4、掌推华山5 、白马磨头6、巧女纫针7、春风摆柳8、苍鹰掐嗉9、苍鹰掐嗉二、10、上峰诊脉11、卧龙藏身12、顺身转舵13、紫燕栖巢14、喜鹊舒尾15、罗汉安睡16、野马分鬃17、上峰诊脉18、卧龙藏身19、顺身转舵20、撩衣提袍三、21、掩手挑帘22、孤雁出群23、 二龙戏珠24、昭君捕蝶25、母鸡护雏26、气息归元四、27、开合拉气28、气息归元29、宿鸟投林30、巧女纫针31、春风摆柳32、苍鹰掐嗉33、迎风摆莲34、顺手牵羊35、推波助澜36、马步单鞭37、母鸡护雏38、采气归元
吉平太极养生功
张吉平简介:1955年12月09日,中国武术七段,师承冯志强,混元太极拳传人。
1971年起先后拜周明德、姜作山、臧学范三位恩师习练长拳、少林拳和八卦掌。2004年拜归冯公志强先生门下,在传统内功基础上创建实感性内功功法,创编《健身太极棒》,著有《吉平太极养生功》。现担任吉林省法警总队格斗教官,国际混元太极拳联合会秘书长。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冯志强老师集毕生之研修、在其武功练达化境后而总结创立于世的优秀拳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形成体系,九十年代开始在国内外传播。混元太极拳融合了陈式太极缠丝内功和心意六合内功之精髓,直接表达了太极拳的内涵真义。拳法特色
冯志强老师所传授的混元太极拳二炮锤,保留了原来71个拳式,按照混元太极拳功法原理进行升华。对原来二路炮锤中的发力动作按混元太极拳的要求,以意鼓气、以气催力,肢体松弛,掌心含空,拳心含空,达到练意不练气,练意不练力,从而更彻底地体现了太极拳的原本真意。针对现今陈式太极拳传统二路炮锤传承中出现的“外家化”弊端,具有正本清源之功效。
陈式混元太极刀陈式混元太极刀具有鲜明的内家刀特色,共有38个刀式。该套刀法风格朴实厚重,威武旷达,颇有大将之风。其刀法缠绕圆活,刚柔相济,轻沉兼备,慢中有快,快中含粘,故又称“混元太极缠刀”。混元太极刀是混元太极拳本家刀法,具有武相,与混元太极剑相得益彰,共同体现了混元太极拳的拳种风格。
道家养生第一人
道教创始人是老子李耳。
道教创立的时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信仰老子之“道”,认为道教徒如能真心修持其“道”便可长生久视,万古常存而成为神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
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教
道教网:道教的思想渊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