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疗法可以治哪些毛病 1、放血的部位:头痛取穴大椎和太阳。大椎用三棱针点刺3—5针,上罐,大约出血5—10毫升。太阳穴放血,点刺2—3针,上罐,出血大约2—5毫升。耳尖,点刺,挤出5—10滴血放血疗法液。这种放血适合头痛,眼病,感冒发烧。 2、小儿咽痛,可以放血少商和商阳。捏住指尖,快速点刺,挤出血液5滴左右。可以适用于发烧,咽痛。 3、腰病治疗放血取穴:委中,主要看血络,在血络上点刺,点刺后上罐,多者出血50毫升左右。腰阳关,点刺3—5下,上罐出血约10—20毫升。适合腰病和坐骨神经痛。 4、一些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血栓,青少年痤疮,银屑病,湿疹等这些疾病,要在多处放血,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放血后,看其效果,有的一次见效,就不用第二次或第三次,有的一次放血量很大,那么就要等10天或15天进行第二次,放血,如果出血量不大,那么就可以三天或一周放血一次,放血一定要看病人的好转情况而决定间隔放血的`天数。 放血疗法常用穴位 太阳:主治头痛,眼红肿; 上星:主治头痛,目痛,鼻衄,热病; 水沟:主治癫痫,小儿惊风,中风昏迷,中暑,口眼歪钭,牙关紧闭,急性腰扭伤; 龈交:主治齿龈肿痛;内地仓:主治面瘫; 金津、玉液:主治口疮,舌肿,呕吐; 十宣:主治昏迷,癫痫,癔病,乳娥,小儿惊风,中暑; 四缝:主治小儿疳疾,百日咳;八邪:主治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指肿痛; 曲泽:主治烦热,胃痛,呕吐; 少商:主治急性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肿大,鼻衄,发热,昏迷; 商阳:主治急性咽喉肿痛,齿痛,手指麻木,昏迷; 委中:主治腹痛,吐泻,腰痛(急性腰扭伤疗效好), 丹毒;八风:主治脚气,趾痛,毒蛇咬伤足跗肿痛。 放血疗法的方法 1、刺络法 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2、点刺法 先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郁血积聚。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中指紧靠针身下端,留出1~2分针尖,对准已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1~2分,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对重症患者有时可出血十数滴,血由黑紫变红为止),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针刺曲泽、委中穴,在孔穴周围上下推按之后,可先在孔穴近心端扎紧止血带或布带,这样静脉暴露的更明显,更容易出血,刺出血后,再将止血带放松)。 3、散刺法 又称围刺法,是在病灶周围点刺出血,主要用于丹毒、痈疮。 4、挑刺法 以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将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挑破出血(如治疗红丝疔,应在红丝近心端尽头处以及红丝之上寸寸挑刺出血)。有时需挑破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局部消毒,覆盖敷料。常用于目赤肿痛、痔疮等证的治疗。 5、划割法 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化痰止咳放血穴位
咳嗽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正确区分一般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防止误诊。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针治疗咳嗽的穴位,供大家参考。 针治疗咳嗽的穴位 治疗:通治咳嗽的主穴的天地人三士加火腑海。其他不同病因引起的咳嗽可加以下穴位: (1)感冒引起的咳嗽:正值感冒时期,再加治疗感冒的要穴,如灵骨穴,大白穴等。 (2)热咳:加上灵骨穴及少商穴放血。 (3)冷咳:加上灸大椎、肺俞等穴。 (4)久咳成虚:加上水金穴、水通穴、三叉三穴或灸肺俞等穴。 取穴:天士穴、地士穴、人士穴:人士穴在前臂桡骨上缘内侧,距腕横纹三寸。直上三寸即地士穴。再直上三寸即天士穴。 灵骨穴、大白穴:灵骨穴在手背虎口,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下一寸即为大白穴。 三叉一、三穴:三叉一穴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三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 少商穴:在拇指第一节桡侧,去爪甲角约一分处。 肺俞穴:大椎穴、肺俞穴在背部第三椎下,两旁去脊各一寸五分,大椎穴在第一胸椎与第七颈椎之间。 水金穴、水通穴:水通穴在嘴角下五分。其向内斜开五分是为水金穴。 咳嗽的食疗方 1、蜂蜜肉桂炖梨 肉桂可以暖脾胃,除积冷,对于梨的寒性来说,起一定的中和作用,冬天吃梨,感觉有点太凉的情况下,可以这么吃哦。 材料:2杯水、3汤匙蜂蜜、3个肉桂棒、2个梨 步骤: 1、在煮锅中倒入水,加入蜂蜜、肉桂棒,再加入整个梨烹煮,中火煨炖30分钟,直到梨子变软; 2、盛出食用即可。 2、川贝雪梨 感冒之后咳嗽迟迟不好,喝点川贝炖雪梨,绝对舒润止咳。川贝性凉甘平,适于止咳平喘,加上雪梨生津润燥,想咳都不行。 材料:川贝少许、北杏仁少许、3-6个蜜枣、2个梨 步骤: 1、雪梨洗净去皮切块; 2、把川贝、梨块、北杏仁、蜜枣全部放入炖盅内,炖45分钟即可。 咳嗽的偏方治疗 [方一] 新鲜檀香橄榄5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本方清热止咳,适用于小儿咳嗽。 [方二] 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热所致咳嗽。 [方三] 洁净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四] 萝卜葱白风寒咳嗽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方五] 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方六] 芜荽汤平伤风咳嗽芜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方七]
中耳炎放血的穴位
刺血拔罐不可以每天换一个地方的,因为只有在病痛处才可以采取这种治疗方法,刺血拔罐疗法系点刺出血加拔罐的一种治疗方法。刺络拔罐方法是:选定治疗部位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先用梅花针、三棱针快速点刺局部,以皮肤红润稍有渗血为好。将火罐迅速拔在刺血部位,火罐吸着后,留置时精心观察出血多少决定拔罐的时间。血少可时间稍长,血多即刻取罐。一般每次留罐12分钟。起罐后,用消毒纱布擦净血迹,每次吸出的血不可太多。
刺血拔罐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如果是血热的人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也不宜于过度,因为过度对身体肯定是不好的,要间隔进行刺血拔罐。在拔罐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细菌入侵引起感染,所以一定要做好消毒准备。
刺血拔罐过度,会出现血的亏虚,阳气不足的现象,时间久了会影响心脑的供血。如果有心脏病严重贫血、白血病、血压过高,过度喝酒都不宜拔罐放血,刺血拔罐应根据体质而定。然后选择有关的时间,一般刺血拔罐的时间为10到15分钟。所以刺血拔罐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一定要注意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一般是没有多大的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