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湿气都不是很重视,认为对我们的身体不是很大的影响。事实上要是体内的湿气过重的话是会对我们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的。事实上我们平时吃的食物里面有很多都是有药用价值的。那么健脾祛湿的食物有哪些呢? 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补气健脾祛湿的食材,希望能帮到你。 补气健脾祛湿的食材 1、南瓜。补脾利水,解毒杀虫。宜于脾虚食少腹胀,脾虚水停于胃。 2、鲤鱼。利水消肿,下气,通乳。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泄泻。外感病者忌食。 3、土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食。 4、金针菜(黄花菜)。 清热利湿,解毒,通乳。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虚寒症忌食。 5、冬瓜。 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 6、鲫鱼。 补脾利水。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 7、扁豆。 清热利湿,健脾涩精。宜于湿热泄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8、赤小豆。 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宜于湿热泄泻。 9、薏苡仁(薏米)。 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寒湿泄泻。 10、玉米。 补中健胃,除湿利水。宜于脾虚泄泻,湿热泄泻。 11、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止泄,安胎。宜于气滞湿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腹胀痛,寒湿泄泻。 12、陈皮。 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引起的胃脘或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适。   健脾祛湿汤食谱 ★猪横脷煲夏枯草 功效:清热祛湿,除肝热 材料:猪横利500克,夏枯草、绵茵陈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 1、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 2、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滚后转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可。 适应症:猪横利性平味涩,补益脾胃、助消化;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功效;绵茵陈则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故该汤可以清热去湿,去肝热,尤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服用。 ★淮山扁豆煲鸡脚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趾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适应症:汤中鸡脚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舒筋强骨的作用,而且鸡脚含较多的胶原蛋白,食用能令皮肤光滑而有弹性;淮山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实功效健脾除湿,固肾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渗湿的作用。故本汤适宜脾虚有湿症见体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注意事项:建议不要用冰冻鸡脚,否则会影响汤的鲜味。 ★ 白术陈皮猪肚汤 功效:健脾燥湿开胃 材料:陈皮10克,白术30克,鲜猪肚半个至1个,砂仁6克,生姜5片。 制法: 1、先将猪肚洗净飞水。 2、将全部用料放入汤煲内,加水约2500ml,煲滚后改用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 3、取出猪肚切件,放回锅内,再煲30分钟,调味即可。 适应症:白术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陈皮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猪肚甘,温,功效补虚损,健脾胃。故此汤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对于腹胀、纳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注意事项:本汤性温,阴虚内热者不宜。 ★赤小豆粉葛煲鲮鱼 功效: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少许,鲮鱼50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陈皮洗净;粉葛削皮洗净,切块。 2、鲮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慢火煎至微黄。 3、把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放适量食盐调味便可。

健脾祛湿补气食谱

健脾祛湿补气食谱大全

中医认为,体瘦食多,属中焦有火;体瘦食少,属中气虚弱。瘦人一般火多,在祛火的同时还要注意养阴,所以葛根、百合、茅根等具有清热、生津、养阴功效的汤料是十分适合的选择。而体胖食少,肉松皮缓,神疲乏力者,多属形盛气虚,是阳气不足、多痰多湿的表现。因而体胖者多湿重,脾胃虚,汤料应选择茯苓、扁豆、苡米此类健脾祛湿的药材。可以多吃点补阳的核桃仁。想吃化痰的药就吃含半夏的。(一)体瘦火多者适用:花肉或猪肺(大半斤-1斤)、夏枯草(1两)、木棉花(1两)、百合(半两),洗净所有汤料后,先把花肉或猪肺焯水,然后共同煲汤,煲约两小时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成。(二)体胖湿重者适用:猪肚或鸭(1斤)、茯苓(30克)、山药(30克)、扁豆(1两,经炒过),洗净后共同煲汤,煲约两小时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成。

健脾补气祛湿吃什么中成药好

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比较多,包含但不包括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补脾益肠丸、香砂六君子丸、理中丸、人参养容丸等。虽然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很多,但不同原因导致的气虚、脾胃虚弱、体湿通常表现为不同的症状特点,而不同药物在功效上也细微的不同,所以在具体的补气健脾祛湿的选择也有所差异,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与中成药相比较,食疗的方式在补气健脾祛湿也具有辅助的效果,而且与中成药相比,更加安全,但缺点是必须长期检查,所以有条件的朋友不妨多吃小豆、薏苡仁、茯苓、丝瓜、小米、燕麦、莴苣、胡萝卜、玉米、冬瓜、鲫鱼、牛蒡、山药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