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壮骨的中药,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人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强筋壮骨。下面我带你了解能够强筋壮骨的中药,希望对你有帮助! 能够强筋壮骨的中药 一、鹿茸 1、中药功用 补肾阳,壮筋骨:用于肾阳不足之畏寒无力、阳瘘滑精以及阳虚不固之崩漏带下等。 2、中药剂量:1~2克。多入丸散用,或研粉冲服。 二、淫羊藿 1、中药功用 补肾壮阳:用于肾虚阳痿、腰膝无力,为性神经强壮药。 祛风湿:用于下肢风寒湿痹。 三、枸杞 1、中药功用 补肝肾,强腰膝: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腿酸痛无力,治腰痛常配。 四、杜仲、牛膝。 1、中药功用 祛风湿:用于风湿痛,尤以风湿性腰脊痛疗效更佳。 2、中药剂量:10~15克。 五、续断(川断) 1、中药功用 补肝肾,续筋骨: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风湿痛及跌打损伤。 止血安胎:用于崩漏或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配杜仲、白术、当归安胎以预防流产。 2、中药剂量:10~20克。 六、杜仲 1、中药功用 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之腰痛、腰膝无力,常配续断。 暖宫安胎:用于肾经虚寒所致的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配续断、菟丝子可预防流产。 2、中药剂量:10~15克。 强筋壮骨的药酒 药酒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鬯其酒”的记载,这是最早的药酒记载,它是用百草之香和郁金酿造的药酒,有很好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可见早期的药酒是用药物直接酿造而成的,直到人工酿酒发明之后才开始用黄酒、白酒浸泡而成为药酒。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享年百岁,与他常服药酒补益养生有关,他说:“冬服药酒二三两,立春则止。此法终生常尔,则百病不生。” 中医认为,酒性剽悍、疾利、先卫气而行,酒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振奋精神、驱寒散瘀、麻醉镇痛、消毒杀菌的作用。酒作为药引子使用,可以引药入经,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药物的定向治疗作用。酒作为溶媒与药物合用泡制药酒,能更好地提取药物有效成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适应复杂的病情;广泛用治多种疾病,因此酒为百药之长。 三国里面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曹操当年款待刘备是用煮好的黄酒配上青梅,黄酒暖胃散寒的作用,青梅就是乌梅开胃生津促进消化,它们是配伍非常好的温胃开胃的饮品,这一配伍和引用的方法一直传延至今。老百姓再喝黄酒的时候还是配着青梅服用。 黄酒以大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和发酵、压滤而成的酿造酒。属于低度的发酵原酒。酒精度为12-15%。黄酒性醇和,适宜长期饮贮存。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主要含有糖分、糊精、有机酸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经常饮用可促进食欲,解除疲劳,延年益寿。 好的黄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1、黄酒色泽鉴别——黄酒应是琥珀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清澈透明,光泽明亮,无沉淀物和悬浮物。 2、黄酒香气鉴别——黄酒以香味馥郁者为佳,即具有黄酒特有的酯香。 3、黄酒滋味鉴别——应是醇厚而稍甜,酒味柔和无刺激性,不得有辛辣酸涩等异味。 4、黄酒手感鉴别——倒少量的酒在手心里面来感受它的滑腻感。酿造的黄酒干了以后非常粘手,而勾兑黄酒基本上不粘手,原因是酿造黄酒里含有很多的由原料里面浸出来的可溶性的固形物,而勾兑黄酒没有这些固形物。 酒能活血、通经、散寒。药物靠酒疏通经络后,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所以中医在治疗骨质疏松和风湿类疾病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药酒,效果也很明显。 强筋壮骨药酒:骨碎补50克,补骨脂50克,杜仲50克,牛膝50克,枸杞子50克,黑大豆50克,胡桃肉20枚,大枣20枚,白酒4升。大豆炒香,与它药共研粗粉,大枣掰碎,装入纱布袋中,扎口,置入白酒中,浸泡15日后,过滤,去渣饮用。 药酒虽好,服用也不能过量,一般每天两次,饭后半小时服用15毫升就可以了。另外药酒也不能与西药同服,酒对肝脏内影响西药代谢的酶有作用,从而影响西药的疗效。 身体的特殊时期也不饮药酒: 如感冒、胃溃疡、出血等。 强筋壮骨的健身操 1.心平气和 两脚分开直立,随吸气两臂缓慢从身体两侧向前上、正中移动,直到手掌与喉平行,再随呼气掌心向下沿胸前徐徐下降,并以意领气下沉,两腿屈膝下蹲,直到两手齐脐部,反复数次。 功效 调整呼吸。 2.平衡气血 两脚分开直立,两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弯曲,掌心向上,身体保持平直,腰向左弯,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适当程度后复原,再向右弯,动作同前,反复数次。 功效 降低血压,镇心安神。 3.舒筋活络 把两臂和肩同平,由内向外运动,手在两腋向下来回按摩,并以意引导到涌泉,两腿再做深蹲,这样重复多次。 功效 可放松全身,舒筋活络。 4.太极开合 自然站立,两臂胸前伸展如抱球状。随呼气两手臂向外舒展,吸气时复原,两腿微蹲,重复数次。 功效 开阔心胸。 5.巡回搓棍 两腿分开微蹲,两手臂前伸,肘部稍弯,掌心相对距1尺左右。两手前后来回搓动,身体也随之转动,重复数次。 功效 强健腰部。 6.旋转健腰 两腿自然张开,两个手臂圈在小腹前,腰部以上身体随两臂向左侧身后转动,重复数次。 功效 强健腰腹部。
舒筋活血强筋健骨的中成药
在临床上,舒筋健腰丸是一种很有效的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关节软组织损伤、局部炎性水肿、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疾病的药物。“舒筋健腰丸可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腰漆酸痛,用法用量的就是口服一次五克,一日三次。在服用这个舒筋健腰丸期间,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儿童和年老体弱者那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感冒时不宜服用。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慢性病严重者,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服药七天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应该去医院就诊。对舒筋健腰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必须在这个成人监护下使用,把这个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如果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者是药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陈李济舒筋健腰丸
舒筋活血强筋健骨的泡酒药方
跌打损伤药方大全 接骨至神酒(跌打损伤) [配方] 羊聪明(炒黄)、大黄、当归、赤芍各9克,壮丹皮6克,生地15克,地鳖虫(捣碎连汁)10个,土虱(捣烂)30个、红花9克,自然铜末(后下)3克,黄酒300毫升。
[制法] 将前9味捣烂,入黄酒同煎,然后入自然铜未调服之。
[功用] 续筋接骨。
[主治] 跌打损伤、手足断折。
[用法] 口服。手术接合后,1次顿服之。
[附记] 引自《串雅内编 三七跌打酒 [配方] 大田七、血竭、琉珀各120克,大黄、桃仁、泽兰、红花、当归尾、乳香、没药、秦艽、川续断、杜仲、骨碎补、上鳖虫、苏木、无名异、制自然铜。马饯子(炸黄去毛)各150克,七叶一枝花90克,三花酒(白酒)15千克。[制法] 将的20昧切片,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两个月以上,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1—2次。外用。若肿疼者,擦患处,每日擦2-3次。创伤破口者,用消毒纱布或棉垫浸透敷之,绷带包扎,每日换药1次。
[附记] 引自《正骨经验汇萃》。孕妇忌口服。
跌打损伤酒配方] 柴胡、当归、川芎各12克,川续断、马钱子(制)、骨碎补(去毛)、黄芩、桃仁、五灵脂、赤芍、苏木各6克,红花、三棱各4克,乳香(醋制)3克,65度白酒1000毫升。[制法] 将前14味研为粗末,混匀,入布袋,置罐内,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天,压榨过滤去渣.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分装瓶,备用。
[功用] 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 跌打损伤、瘀血凝滞、肿痛不已、筋络不舒。
[用法] 口服。每次服30-60毫升,日服2次。亦可外用,涂擦患处。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丢了棒药酒(跌打损伤)
[配方] 丢了棒皮、鹅不食草各60克,山大颜、麻骨风、十八症、宽筋藤、水泽兰、枫香寄生、胡荽、鸡血藤、钩藤、短瓣石竹、毛老虎各30克,白酒(50或60度)适量。[制法] 将前1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以酒浸过药面为准),密封,浸泡7天以上(热浸法为2天)即可取用。
[功用] 舒筋活血、散风缓痛。
[主治] 各种跌打损伤、骨折、扭伤、关节僵硬、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坐骨神经痛等。对类风湿、肌肉风湿、骨结核、骨质增生、鹤膝风、腰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瘫痪等病亦有一定疗效。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 2—3次。严重者可加至每次50毫升。亦可外用。局部外掠或温敷,如加热湿敷,效果较快较好。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孕妇忌服。
红花漫酒(趺打损伤)[配方] 辽宁红花、凤仙花各50克,白矾少许,印度白酒100毫升。
[制法] 将前3昧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4-48小时,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消肿止痛。[主治] 趺打损伤。
[用法] 外用。用纱布浸于药酒中20分钟取出,敷于肿胀部位。若纱布浸液干时,可随时再往纱布敷料上洒红花酒以保持湿润、隔日或每日换药1次。
[附记] 引自《辽宁中医杂志》(试刊号)。 刘寄奴酒(跌打损伤)[配方] 刘寄奴、骨碎补、玄胡索各6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以上,过滤去渣,即成。[功用] 消肿定痛、止血续筋。
[主治]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 2次。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 三度药酒(跌打损伤)
[配方] 紫荆皮、丹皮、五加皮、郁金、乌药、川芎、延胡索各30克,官桂、木香。乳香(去油)。羊躅跟着踯(去油)。芜活各1.5克白酒500毫升。[制法] 将前12味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煮约1小时,候冷,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调气和血、止痛。
[主治] 跌打损伤,疼痛不已。[用法] 口服。不拘时,随量服之,勿醉。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 整骨床药酒(跌打损伤)[配方] 制草乌10克,当归、白芷各75克,白酒适量。
[制法] 将前3味共研细末,备用。 [功用] 麻醉止痛、活血消肿。[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脱臼。红肿疼痛、整骨复位疼痛难忍。[用法] 口服。每取药末2克,用白酒50毫升,共入瓷杯中,煮沸,候温服之。[附记] 引自《证治准绳》。验之临床多效。 风伤药酒(骨折)[配方] 四块瓦30克,蚤休、姜黄、山栀、土黄柏、驳骨丹各45克,茜叶、射干、云实、百两金各炮克,阿利藤、南陆各9克,蛇芍、星宿叶、毛茛各30克,紫菀30克,冰片4.5克,75%乙醇适量。[制法] 将前17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75%乙醇,密封浸泡2次,第1次(乙醇浸过药面为度)浸泡10天后,过滤取液;第2次(药渣)再加75%乙醇浸泡5天后,过滤,弃渣。两次浸液合并,混匀,装瓶备用。
[功用] 祛风湿、健骨。
[主治] 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
[用法] 外用。外擦患处,日3次,连用一周。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接骨草酒(骨折愈合)[配方] 接骨草叶500克,白酒(或酒精)适量。[制法] 制法有二:一为将上药捣烂,加少许酒精炒略带黄色,然后加水,用文火熬6—8小时,搓挤出药汁过滤,配制成45%酒精浓度的药酒500毫升。二为将上药洗净,切碎,加水(超过药面)前者(第1次2小时,第2次1.5小时)。合并药液。过滤。浓缩成适量。药液中加入95%乙醇,使含醇度为50~60度,药浓度为1:1或1:2,放置24小时过滤即得。
[功用] 接骨续筋。
[主治] 骨折愈合。用法] 外用。先手法复位,然后用此酒湿敷于(纱布浸透)骨折部位皮肤。外用小夹板固定,必要时加牵引。每天将此药酒滴入夹板下之纱布(成人50毫升、儿童30毫升),每天滴1-2次。[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白背三七酒(外伤出血) [配方] 白背三七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上药洗净,切碎,经九蒸十晒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1—2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功用] 补血止血。
[主治] 外伤出血、骨折、肺结核、崩漏等。
[用法] 口服。每次温服10毫升,服1次。
[附记] 引自《民间百病良方》。宜配用外用止血散为佳。 截瘴风湿酒(外伤性痉挛)
[配方] 鲜八棱麻200克(自采),独活、熟地、防风、大红枣各30克,黄芪、党参、透骨草、仙鹤草、当归、川旦、土鳖虫各20克,川芎、茯苓、木瓜、红花、云木香、淫羊藿、川牛膝各15克,五味子、枸杞子、栀子、萆解、黑故子、佛手、毛萎、一枝蒿、钩藤、锁阳、白芍、炙甘草、天麻、桂枝、千年健、肉桂、狗脊、田七各10克,50度白酒适量(约2.5—5千克)。[制法] 将前37味按古法及规范炮制配料,共研成粗本,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2个月后,过滤取汁,加红糖1公斤溶化,澄消即成。分500毫升瓶装备用。
[功用] 舒筋活血化瘀、止痛强筋壮骨、助阳扶正。主治] 外伤性痉挛弛缓截瘫、四肢麻木、腰膝乏力、抽搐瘫痪、腰椎肥大、天气变化作痛。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3次,或遵医嘱。
[附记] 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天麻四虫酒(破伤风)
[配方] 蝉退180克.天麻、天虫各9克,蜈蚣1条,全虫、琉璃各6克,黄酒250毫升。
[制法] 上药用黄酒煎服。去渣即成。
[功用] 祛风止痉。
[主治] 破伤风。
[用法] 口服。每日1剂,1次顿服。汗出即愈。 [附记] 引自《正骨经验汇瘁)。
麻根四虫酒(破伤风) [配方] 麻根炭5根(每根约1.5市尺),蛴螬7个,蜈蚣(抽搐)[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备用。[功用] 祛风止痉。[主治] 破伤风。[用法] 口服。上药用黄酒冲服。服后微汗佳。[附记] 引自《正骨以验汇萃》。若服1剂后症状见减但仍痉挛者,将蜈蚣加至12克,取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