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硫酸粘杆菌素对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弧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菌有高度敏感,尤其是对绿脓杆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2、硫酸粘杆菌素用于细菌细胞膜,当与敏感菌接触时,其化学结构中的游离氨基结合,使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结构内的重要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外漏。3、硫酸粘杆菌素还可用于防治敏感菌的感染和促进畜禽生长。扩展资料
硫酸粘杆菌素的特性:
1、药理性质
硫酸粘杆菌素在乙醇中微溶,在丙酮、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的水溶液呈左旋性。在强酸性及碱性溶液中易分解, 耐热,消化道不易吸收,排泄迅速,毒性小,无副作用,易溶于水。
2、药效功能
硫酸粘菌素是碱性多肽类抗生素,属窄谱杀菌剂。主要通过损害细菌细胞膜,增加其通透性,使菌体内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外漏,亦能影响核质和核糖体功能,导致细菌死亡。
3、药物动力学
硫酸粘菌素口服后大多数由粪便排出,少量的药物是以原形物经肾小球滤过排泄。对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毒性小、无副作用,吸收率极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粘杆菌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粘菌素
硫酸粘杆菌素的作用和副作用
我们来认识一下硫酸粘菌素这种药物。硫酸粘菌素是碱性多肽类抗生素,主要用于防治敏感菌的感染和促进畜禽生长。硫酸粘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尤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嗜血杆菌等)有强抑制作用。硫酸粘菌素口服难以吸收,**较低,不易造成药物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对于不同的牲禽动物,硫酸粘菌素的用量是不一样的。以粘菌素计,混饮:每1L水,猪40-200mg;鸡20-60mg。但是硫酸粘菌素也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对肾 脏和神经系统有明显**,在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以及注射给药和肾功能不全时均有中毒的危险性。如果过量使用,是有一定的危害的。拿猪仔来说,如果用药过量,可使用地塞米松或者葡萄糖大量饮水来进行治疗。由于硫酸粘菌素的副作用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2016年7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28号指出,为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农业部组织开展了硫酸粘菌素安全性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决定停止硫酸粘菌素用于动物促生长。也就是说,目前硫酸粘菌素这种药物已经退出了畜牧养殖产业了,但是却也不能忽视其在其他产业的作用。

硫酸粘杆菌素的作用和功效
(1)药效学 属窄谱抗生素。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敏感菌有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巴斯德氏菌和弧菌等。而变形杆菌属、布鲁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和所有革兰氏阳性菌均对本品耐药。多黏菌素类为慢效杀菌剂,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当与敏感菌接触时,其化学结构中的游离氨基(带阳电)与细菌细胞膜上磷酯的磷酸根(带阴电)结合,使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如氨基酸、嘌吟、嘧啶、K 等外漏。亦能影响核质和核糖体的功能。细菌对本品不易产生耐药性,且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现象,但多黏菌素)与B之间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2)药动学 本品内服很少吸收,吸收后药物在体内分布较差,持续时间短暂。内服8h后除胆汁外,其他组织中仅有微量,16h后所有组织均无残留。注射后体内分布广,,但不易向胸腔、关节腔和感染灶内渗透,也难以造入脑脊液中。6h后除血、气管、唾液腺、肾、尿外均不能检出,24h后除气管、肾、尿外也不能检出。药物的蛋白结合率较低。主要经肾排泄,肾功能不全时易在体内蓄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