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形意拳、 太极拳 、八卦掌)拳种之一,位列中国四大名拳,以技击实战而著称,但它的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祛病延年之功效更为显著。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欢迎大家的阅读!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一、形意拳桩功 形意拳桩功是以养气、练气为主,通过站桩来聚气、运气,使人体气血充盈、通达,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作用。本桩功包括吐故纳新桩、激气桩、三才桩、混元桩、炼丹桩、盘根桩和三体式等。1.吐故纳新桩此桩是练丹田内呼吸的热身预备功法,主要是排除体内浊气、吸纳外界清气,并通过外吸外呼、内吸外呼和外吸内呼等三种呼吸 方法 ,逐渐过渡到内吸内呼的丹田内呼吸(胎息)。功法动作(略)。2.激气桩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能量,它包括先天之元气和后天之宗气、营气、卫气,并分布在四肢百骸和五脏六腑,以升、降、出、入的气机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练此桩功,可以把先天、后天之气激活、强化,让人体周身气血充盈,激发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功法动作(略)。3.三才桩此桩并不是“三体式”的亦称,而是一个单独的桩功。此桩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吐纳导引的内气运行和肢体运动,并有独特的功用——通过呼吸吐纳,来引导丹田内气的升降起落和肢体、躯干的开合伸缩,达到采气、养气和炼气的功效。功法动作(略)。4.混元桩形意拳门内的混元桩不同于太极拳和大成拳的混元桩,步型不是那种类似于马步的步型,而是类似于三体式三七步的“一九步”,主练“一条腿顶两条腿”的平衡稳定。上肢是怀抱乾坤,通过含胸拔背和顶命门来拉伸脊椎,消除后天的S形凹陷而练就返先天的“龙骨大弓”。同时通过“三香朝天”和“五心相并”来引导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中和混成,并使之运行周身腠理。最终达到调形、调息和调心的锻炼效果。功法动作(略)。5.炼丹桩炼丹桩,一是指外形象过去道家炼丹的炉子,二是指该桩功主练丹田内气。练此桩功,将人散乱于外的后天之气 ,通过起落钻翻、横竖束展、顺逆阴阳等动作、意念和呼吸的导引,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的先天之元气,相交、中和为混元一气,聚之于丹田形成丹田内气,并运之——“一气之起落(束展)”,将之顺通五脏(即内五行),运转任督二脉(即“小周天”),同时对脚踝、膝胯、腰椎、肩颈等部位关节进行抻筋拔骨得到很好锻炼。功法动作(分为定步和行步两种)(略)。6.盘根八法桩气为劲力之根(经云:以上以下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盘根就是把丹田内气经过动作、呼吸和意念的导引,通过经络和腠理,盘运至人体各部位(即“大周天”)。通过此功法的锻炼,疏通经络、强化气血的运行,促进人体脏腑的阴阳平衡和气机运动的顺达和谐。功法动作(略)。7.三体式“三体”含义在道家为天、地、人,而在 武术 上是指人体的上肢、躯干和下肢这上、中、下“三盘”。“三回九转归一式”的一式就是指三体式,“万法出自三体”,是说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母式。通过此功法的锻炼,可以使周身混元一气的聚运至上中下三盘,达到周正、和谐、顺达,规范动作标准,实现内外“六合”和阴阳相合。功法动作(略)。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二、形意拳步法 1.踩鸡步踩鸡步是形意拳(及其前身心意拳)的筑基功法,是行功的一种,可以后续延伸为形意拳的“槐虫步”(趟鸡步)。踩鸡步看似是简单的迈步行走,其实内在要求严格。通过踩鸡步的习练,除了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下肢力量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练除了呼吸之外的丹田“省”气。功法动作(略)。2.固本还阳步固本还阳步也是行功的一种,一是练习对抗时的下盘稳定,二是锻炼丹田内气的激发鼓荡。经常习练该步法,可以提升肾阳、祛除体内湿气。功法动作(略)。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三、形意拳拳法 形意拳拳法包括五行拳和十二形,在养生保健上各有侧重。1.五行拳形意拳的五行拳以“阴阳五行”之原理,配伍五行拳之动作,锻炼、强壮人体“五脏”(劈拳清肺;钻拳补肾;崩拳舒肝;炮拳养心;横拳健脾),在平衡脏腑阴阳平衡的前提下,侧重于补阴即强壮内脏的阴精气血,有效地防治因阴虚和气血不足引起的各种病症。⑴劈拳经云:“劈拳之形似斧属金”、“内通于肺,外窍于鼻,在体为皮毛"。劈拳的健身功效:清肺活气、滋润皮毛,有效地防治肺阴虚、肺阳虚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咳喘气短、气管炎、鼻炎、咽喉肿痛等)、皮肤粗糙和毛发脱落等病症。功法动作(略)。⑵钻拳经云:“钻拳之形似电、似闪、属水”、“内通于肾,外窍于耳,在体为骨”。钻拳的健身功效:强肾固精,有效地防治因肾阴虚、肾阳虚引起的男科女科病和腰腿酸痛、骨质疏松、耳鸣、水肿等病症。功法动作(略)⑶崩拳经云:“崩拳之形似箭属木”、“内通于肝,外窍于目,在体为筋”。崩拳的健身功效:疏肝明目、强筋壮体,有效地防治肝脏慢性疾病(肝炎、脂肪肝等)、眼疾和筋肌拘挛等病症。功法动作(略)⑷炮拳经云:“炮拳之形似炮属火”、“内通于心,外达于舌,在体为血脉”。炮拳的健身功效:养心安神、补血益智,有效地防治各种心脏疾病、贫血和失眠、健忘等病症。功法动作(略)。⑸横拳经云:“横拳之形似弹属土”、“内通于脾,外窍于口,在体为肌肉”。横拳的健身功效:健脾胃、壮体魄,有效地防治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和肌肉萎缩等病症。功法动作(略)。2.十二形拳法形意拳的十二形拳结合“人体经络”之学说,象形取意于十二种动物之特长,激活、疏通人体十二正经(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和任督二脉及其气血的运行,有效地防治因阳虚和气血不通而引起的各种病症。(十二形拳法图片待传)⑴龙形龙形通足太阳膀胱经,因劲起承浆又通任脉。可防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腰背酸痛、四肢无力、感冒、失眠等病症。功法动作(略)。⑵虎形虎形通手太阴肺经,因劲起臀尾(长强)又通督脉。可防治:咳喘气短、胸闷胀痛、咽炎鼻炎、伤风感冒、皮肤过敏、色斑、痤疮、落发等病症。功法动作(略)。⑶猴形猴形通足太阴脾经。可防治:消化不良、胃痛胀气、腹胀便稀、清瘦贫血和败血病、白血病等血症及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功法动作(略)。⑷马形马形通手少阴心经。可防治:心烦、心悸、心痛、胸闷、失眠、多梦、健忘等心志病和冠心病、肺心病、心律不齐等心脏器质病。功法动作(略)。⑸鮀形鮀形通手少阳三焦经。可防治: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甲亢、肿瘤、妇科病等疾病和耳鸣耳聋、偏头痛、眼睛咽喉脸颊肿痛、颈椎病、肩周炎、腹胀、水肿、食欲不振、大小便失禁等病症。功法动作(略)。⑹鸡形鸡形通足阳明胃经。可防治:消化不良、各种胃病、呕吐、肠鸣腹胀等病症。功法动作(略)。⑺鹞形鹞形通足少阳胆经。可防治: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胆怯易惊、失眠易怒、白发脱发、面瘫、眼疾(白内障、视力减弱等)、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胆囊炎、胆结石、肝炎、脂肪肝等肝胆病症。功法动作(略)。⑻燕形燕形通手太阳小肠经。可防治:耳鸣、听力减弱、体虚怕冷、呕吐腹泻和各器官、肢体部位的痛疼病症。功法动作(略)。⑼蛇形蛇形通足少阴肾经。可防治:耳鸣眼花、风湿、水肿、骨质疏松、腰膝酸软、腰腿麻木和生殖系统病症。功法动作(略)。⑽鸟台 形鸟台 形通手厥阴心包经。可防治:失眠多梦、健忘易怒、心烦狂躁、心悸、心痛、胸闷、血压不正常、心律过快或过慢等病症。功法动作(略)。⑾、⑿鹰熊合演鹰形通手阳明大肠经;熊形通足厥阴肝经。可防治:眼黄眼干、口苦口干、牙痛、鼻出血、咽喉肿痛、小腹胀痛、便秘腹泻、高血脂、高血压、肢体麻木、脸色晦暗长斑痘等病症。功法动作(略)。附《十二形归经歌》虎形手太阴,双扑清肺金;鹰形手阳明,捉拿肠引领。猴形足太阴,健脾束纵敏;鸡形足阳明,养胃独立行。马形手少阴,疾蹄奔腾心;燕形手太阳,取水净小肠。蛇形足少阴,拨草补精肾;龙形足太阳,升降理膀胱。鸟台形手厥阴,崩撞心包稳;鮀形手少阳,分拨三焦畅。熊形足厥阴,疏肝顶竖沉;鹞形足少阳,利胆任飞翔。养生的简单拳法相关 文章 :1. 太极养生练拳步骤 2. 太极拳养生拳法 3. 丹田修炼对养生和技击的作用 4. 太极拳中的系统观 5. 太极拳你真的了解吗 6. 怎样进行潜壁防守
道家养生精髓8个字
道家养生 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顺应自然,净化虚无。意思是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应该少一些生的欲望,追求心灵的纯洁。 1. 随性 道家养生 的根本目的是去除一切干扰生命活动的外在因素,寻求身心的解脱。崇尚自然成为 道家养生 的基本原则。从道家的观点来看,以自然规律的变化为规律,摒弃人为的理性因素,采取自然的行为养生,可以养生延年。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天地之理。人的初始状态是最接近自然的,所以他提出返朴归真,把婴儿作为“简单”“真实”的理想标准,养生的最高标准就是回归状态婴儿。庄子认为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主张脱离一切人为的刻意追求 道家养生 ,认为“无为”、“无我”、“自在”是养生的根本之道。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2.安静的虚无 老子主张“见质朴守质朴,少私寡欲”,拒绝人的一切欲望和外物带来的诱惑。并“空其心,强其腹,弱其意,强其骨”,以无为、空虚、自保来拒绝干扰,从而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 “以虚养身”——即庄子的养生之法:“补心”、“守形”、“忘我、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 ,而以心无知……”《庄子·养生子》说:“遵从郡守之意,保其性命,保其寿,保其亲,保其长。一整年。” 如果从养生的角度看道家文化 道家养生 ,则是对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深入探索和生动总结。道教更追求的是如何解脱生命的本质,获得心灵的平静。它更注重精神的超脱和人格的独立,对生活自由的向往是其最高境界。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道家养生的十大秘诀
道家养生心法口诀是:“道法自然,清心寡欲,守静致虚,无为而为。”
这个口诀代表了道家养生的核心理念。“道法自然”意味着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做违背自然的事情。在养生方面,这就意味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顺应自然的节律。
“清心寡欲”是道家提倡的一种心境。养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保养,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养护。减少欲望,保持心境的清静,可以避免因欲望过多而产生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
“守静致虚”是道家修行的一种方法。通过静坐冥想,让心灵保持宁静,可以达到调和身心、增强内力的效果。这种修行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受自己与宇宙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精神境界。
“无为而为”是道家的处世哲学。在养生方面,这意味着不要刻意追求某种结果,而是要顺其自然,让身体自然地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态度可以避免因过度追求而产生的焦虑和压力,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
道家养生心法口诀体现了道家的核心理念和修行方法,对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通过遵循自然的规律、保持心境的清静、修行静坐冥想和顺其自然的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保养身心,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