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 养生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 养生 方法呢?听老中医讲每天 养生 秘诀的方法!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很快,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注重速度,有的人吃饭时,为了加快速度,会狼吞虎咽,吃一顿饭的时间甚至可以缩短到几分钟以内,这种做法对胃肠道 健康 极为不利! 1.老中医建议吃早餐的时间最好是15 20分钟 中晚餐用30分钟左右是最 健康 的吃饭时间,如果吃得太快,食物就不能被很好的咀嚼,不能让肠胃更好地消化、吸收,进而会容易伤害到食管黏膜和胃部。在吃饭的时候要做到细嚼慢咽,但是如果吃饭太慢也会有不好的影响,因为体内的消化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时间,在进食之后10多分钟以后才是消化酶活性的最佳时刻,有利于肠胃对其营养进行更好的吸收。胆汁需要排出对食物进行消化,胆汁排出的含量是有限的,吃饭过慢,如果不能及时对食物进行消化,就会使脂肪产生堆积,不利于身体 健康 细嚼慢咽也有利于更好的判断是否真正的吃饱,以免摄入过量引气肥胖的现象! 2.人们常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这可是有依据的,您可别不相信。尤其是人到35以后呀,身体各方面的功能逐渐在走下坡路,合理的饮食锻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饭后走路来不仅对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有一定的好处,对于消化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饭后不能马上去运动,饭后一小时 两小时后再进行! 另外我们走路的速度也不要过快,控制在每公里10分钟比较好!让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3.每天蹲马步2分钟 不管你每天工作在椅子坐多久都要抽出点时间蹲上马步 蹲马步主要是为了调节“精、气、神”,在蹲马步的时候,要求凝神静气、呼吸自然,蹲得深、平、稳,以练习喉、胸、肾等器官,并使腹部、腿部肌肉绷紧,以达到全身性锻炼的目的。 4.醒后躺3分钟再起床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中风。在中风和猝死的病例中,25%左右都是在清晨起床的一刹那发病。 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身,应在床上静卧3分钟后再坐起来,坐3分钟后再站立起身。“闪电式”地从卧位变为坐位,甚至下床活动,很可能会因为血压迅速变化引起脑部急性缺氧缺血而跌倒。 5.练练瑜伽让背痛少60% 美国西维吉尼亚大学的研究显示,对于有轻度或中度背痛的人,每次90分钟、每周两次的瑜伽可以让背痛减少60%,还能让抑郁指数降低56%。如果没有条件练瑜伽,平躺放松、让身体的每个部位尽量都贴着床面,也可以缓解背痛。 6.每天5分钟 眼保健操做到老 做一次眼保健操会花去你5分钟,但眼睛得到的休息,不少于一次“十一”长假。这并不是学生们的专利,从小到老,都坚持这个好习惯吧。尤其是眼保健操的最后一句,“张开双眼,请到室外活动,或眺望远处”,一定要照做。 7.每天做家务45分钟 以走1000步消耗的热量为基准,拖8分钟地板或洗15分钟盘子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建议每天的日常活动量应该不少于“6000步”。 8.睡前泡脚一般情况下,泡脚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每天坚持泡脚,不仅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加快新陈代谢,祛寒除湿,缓解疲劳,促进睡眠,同时还有去除脚臭,预防脚气的作用。但泡脚的时间也不宜太长,时间太长,会使皮肤表面生褶皱,发白。时间也不能太短,否则起不到 养生 的效果。泡脚的温度也不宜太高。 通常情况下,建议泡脚时水温在40度左右,泡脚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最长不要超过半个小时。泡脚要每天坚持,才会对身体有。
老中医健康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养生
1、食物养生:
老中医的顺口溜, 可做参照与践行。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 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 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 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 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 健肾补脾吃红枣。
2、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养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3、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养生: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道不可废者。成年之男女,若长期没有性生活,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这就是纵欲。《黄庭经》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这方面历代养生家论述极多,毋用赘言。至于有的人淫乐成性,嗜欲无度,说什么「宁可花下死,作鬼也风流」,那是咎由自取。汉代枚乘《七发》云「明眸皓齿,命曰伐性之斧,如戏猛兽之爪牙」。吕纯阳诗云:「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代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髓骨枯。」这些决非耸人听闻之语,而应永为警戒的。
5、气功养生: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还有现在很火的拔罐、针灸、个人推荐拔罐!!如果下班之后去拔一下能减轻压力和疼痛。可以看一下我的签名档里面。里面有个网站从网上搜集的
老中医养生建议100条
现在很多人都注重 养生 ,而选择的 养生 方法大多数就与中医有关系,但是中医 养生 也需要加强注意,否则走入 养生 的误区,就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中医 养生 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也就是通过中药来调理,这就需要注意使用方法。 1、 养生 不分年龄段 有的人可能认为到了中老年才需要 养生 ,但其实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进行 养生 ,只不过 养生 的方法有一点区别而已。如果是老年人 养生 ,就不能按照年轻人的 养生 方法,因为老年人身体耐受能力较差,选择比较温和的 养生 方法才能保护身体。 2、以免大量吃药 有的人在 养生 的时候喜欢使用中药,并且在中药的使用上没有节制,这就很容易影响到身体 健康 。单一的使用中药并非没有副作用,反而会导致各种中药的毒性加强。所以适当的使用药物就可以避免加大身体负担。 3、避免使用偏方 目前各种各样的偏方都比较多,由于夸大事实往往就会吸引很多想要 养生 的人群,这些偏方其实并不是正规的中药配伍,即便是短时间内能够起到效果,但是容易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影响到身体 健康 ,想要 养生 的话,最好就避免使用这种偏方。 4、避免保健药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保健药品,这些药品往往都能起到补益身体的作用,但是想要 养生 的人群最好不要随意使用保健品,因为保健品本身存在的成分较多,长期服用较大身体的负担还会影响到对疾病的控制。 5、避免随意用药物泡茶 现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中药可以代替茶饮,尤其是使用一些单一的中药来泡水服用,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调理身体,但是不能长期服用,因为单位的重要存在着明显的毒性,并且会影响到身体阴阳平衡。 6、避免长期服药 想要使用中医来进行 养生 ,一定要避免长期服药。有的人认为中药见效慢,也就会长期服药来调整身体。但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中药本身见效慢的原因在于根治疾病,单一的长期使用中药,只会使毒性在身体内累积。 想要使用中药 养生 一定要注意使用的方法,因为中药并非是万能的药物,还需要对症使用并且减轻副作用带来的影响,千万不要滥用中药。 #家庭医生超能团## 健康 大V创造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