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并且常常与他邪夹杂致病。健脾祛湿选用哪些 中药 方呢?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 补肾 健脾除湿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补肾健脾除湿的中药方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 消化 不良最为常用,还用于慢性 胃炎 、胃 神经 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 方剂 。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 咳嗽 ,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归脾丸【成分】 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 头晕 ,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补肾健脾除湿吃什么食物好 海参可补肾益精、 滋阴 壮阳 。富含碘、锌等 微量元素 。能参与调节代谢,降低 血脂 。所含的粘蛋白质及其它多糖成分有降脂抗凝、促进造血功能、延缓衰老、滋养肌肤、修补组织等作用。芡实具有补肾固精、补脾除湿功能。含淀粉、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与枸杞子同煮粥食。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具有补肺、健脾作用,能益肾填精。凡 肾虚 之人,宜常食之。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补肾健脾除湿的 护理 工作 1.戒色,戒淫,包括手淫、意淫,房事过多。这个是最有效也是最难的方法。手淫伤肾,这是公认的常识,而肾为五脏之根,肾又上通于脑,手淫伤肾的后果可想而知!现在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已经完全证实手淫会导致身体染上各种 疾病 ,手淫会导致全身出现各种失调,严重者会得上神经症!2.去看中医。虽然很多人都说医院是吸血鬼,但医院能给人第二次生命,这个是不得不承认的。中 医学 博大精深,几千年的 文化 ,能够对症下药,比你乱买补品,不知好多少倍,所以排在第二的宝坐无可厚非。3、经常吃牡蛎。牡蛎有良好的 食疗 效果。中医认为牡蛎甘平无毒可解五脏,调中益气养血以解丹毒,醒酒止渴活血充饥,常食还有润肤 养颜 养容功能。《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现代医学还认为牡蛎肉还具有降 血压 和滋阴养血等功能。牡蛎还具有“细肌肤, 美容 颜”及降血压和滋阴养血、 健身 壮体等多种作用,因而被视为美味海珍和健美强身食物。4.多吃枸杞。性味:枸杞子:甘,平。枸杞叶:苦、甘;性凉。功能: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枸杞叶:补虚益精, 清热 明目。枸杞直接嚼食最佳,其次泡水。
清热祛湿补肾固精药方
黄连:治疗湿热的,尤其肠胃湿热
艾叶:理气血、去湿寒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生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山药:补气,健脾胃,补肾
芡实:健脾胃,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
桂枝:辛温解表,针对寒湿,水肿
生龙骨:安神 收涩止泄
生牡蛎:安神,尤其针对肝火旺盛造成的心神不安
决明子:清肝泻火、养阴明目、降压降脂
山楂:消食健胃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
山萸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固精缩尿止带止崩 止汗 此外还有生津止渴
甘草: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养阴血,补脾胃,润肺,调和诸药药性。
此药方针对脾胃湿滞,造成的消化不良,以及肝气郁结的病症。此药方多采用利水渗湿的药物,辅以助消化的药物调理脾胃。加上针对肝火旺盛(可能是肝阳上抗)造成的心神不安,夜里睡不好。主要是疏肝理气,清肝泻火。
清热祛湿补肾固精的中药
(1)益气补肾固摄精汤
[主治]可益气补肾,固摄精微。适用于慢性肾炎颜面及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少尿或无尿,纳差(注:纳:容纳;差:好的反意。食欲不好,吃不下饭。)恶心,或伴呕吐,畏寒肢冷,体倦乏力,大便溏,腰冷痛者。
[处方]党参12克,白术12克,升麻9克,益智仁9克,补骨脂9克,菟丝子9克,枸杞子9克,熟地9克,山萸肉9克,金樱子9克,潼蒺藜9克,龙骨15克(先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2)固肾调经汤
[主治]肾气不固。固精补肾,养血止血。
[处方]黄芪15克,巴戟天(或仙茅)10克,川断(或补骨脂)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侧柏叶炭15克,炒艾叶炭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八珍合六味加减方
[主治]冲任损伤,胞脉失养,血枯经闭。补肾固冲,调养气血。
[处方]党参12克,山药9克,茯苓9克,甘草9克,杭芍9克,川芎6克,熟地9克,枸杞子1.5克,麦冬9克,山萸肉9克,菟丝子12克,淡大云9克,粉丹皮9克,当归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龙胆黄苓栀子汤
[主治]清泻肝经湿热。适用于肝经湿热所致的早泄。
[处方]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10克,车前子9克,当归10克,生地、甘草各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5)附子肉桂熟地汤
[主治]益肾固精。适用于肾气不因所致的早泄。
[处方]附子、肉桂各6克,熟地、山萸肉各9克,茯苓10克,泽泻、山药各12克,丹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6)补肾固冲汤
[主治]脾肾两虚。补气健脾,益肾安胎。
[处方]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杜仲15克,川断15克,桑寄生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阿胶(烊化)12克,党参12克,陈皮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1~2次。
(7)养血舒肝汤
[主治]脾肾不固,肝郁气滞,肾气不足。
[处方]当归身6~9克,熟地9~15克,白芍(酒炒)3克,炙甘草3克,白术4.5克,阿胶(蛤粉炒)4.5克,杜仲(盐水炒)4.5克,枸杞子6克,炒山药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大枣为引。
(8)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味
[主治]早泄,性欲减退,腰膝酸软,面色晦暗,小便频数,甚则不禁。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益肾固精。
[处方]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5克,泽泻9克,茯苓9克,牡丹皮9克,熟附子9克,肉桂3(冲服)克,沙苑子9克,龙骨30(先煎)克,牡蛎30克(先煎)。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9)益气化浊汤
[主治]补肾固摄,益气扶正,活血降浊。治疗肾病综合征。
[处方]黄芪30克,淫羊藿15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熟地黄20克,山茱萸肉15克,车前子30克,制大黄10克,丹皮10克,益母草30克,生地榆30克,连翘10克,益智仁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6个月。湿浊甚加半夏、陈皮;血尿甚加小蓟、蒲黄;血瘀甚加丹参、莪术;阴虚加二至丸。
(10)蛋白消
[主治]补肾固精,益气活血,利水消肿。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
[处方]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黄芪30克,芡实30克,金樱子15克,益母草15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脾肾阳虚者加附子、鹿衔草;肝肾阴虚加墨旱莲、枸杞子;脾虚加党参、白术;水肿明显者加A蓄、石韦;呕吐者加川黄连、紫苏叶;腰痛甚者加续断、狗脊;瘀血明显者加红花、丹参。
(11)治浊固本汤
[主治]健脾固肾益精,清热利湿解毒。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
[处方]甘草(炙)15克,猪苓12克,白茯苓10克,缩砂仁10克,半夏(姜制)10克,黄柏(炒)10克,黄连12克,莲子心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4周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