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您好·瑰糠疹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的、原因不明的自限性炎证性皮肤病,是一种过敏性的疾病,是一种过敏反映,免疫系统的疾病。 玫瑰糠疹的病因不明。多认为玫瑰糠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特点 1)发病年龄大多在10岁~40岁,无性别差异,多见于春秋季节, 2) 好发于躯干、颈和四肢近端, 3) 起病时为直径约3cm-5cm的椭圆形或圆形淡黄色斑疹,边缘有糠状鳞屑,皮疹长轴与皮纹相平行,称为先驱斑,1周-2周后出现继发斑,形态基本与先驱斑相同,但较小,有的可呈球状, 4)病程1月-2月,慢性者常超过6月,一般不复发。 治疗 以对症治疗为主:炎症或瘙痒明显时,可给抗组胺药物口服,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也可采用中波紫外线照射,可缩短病程。 玫瑰糠疹是一种人体皮肤很常见的发炎性皮疹。本病好发年龄於十至三十五岁。其他年龄层较少见,男女发病的病例数无明显差异。一般皮肤发疹持续时间约数周到数个月,通常消退不会留下痕迹。 玫瑰糠疹刚发作时往往为一单一性较大的粉红色斑块,呈椭圆形、边缘有轻微脱屑,常见於胸腹部或背部。一般会误判为霉菌感染。 此一单一性较大的粉红色斑块,有一个特别名称叫称为斥候斑( herald patch )。随后的一、两周里,身上、四肢陆续出现愈来愈多的斑点或斑块,可能蔓延至颈部,但甚少侵犯脸部。这些较匙产生的斑块与斥候斑外观类似但一般面积较小。约有40-50%的患者会有轻微的搔痒感,在较高温的环境下,搔痒感有时会变得较为严重。有部分患者在红疹出现前会有疲倦、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玫瑰糠疹一般在斥候斑产生两周左右会达皮疹发作的高峰期,随后即会自行逐渐消退,一般约六至八周左右可完全消失,但有一些患者皮疹可能会持续较久些,少数病患更可达数月之久。 引起玫瑰糠疹的病因至今仍未明。但一般可确定的并不是皮肤过敏,也不是因为细菌或霉菌感染引起。许多研究人员发现玫瑰糠疹有可能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病人偶尔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生。因而判定为玫瑰糠疹的诊断前,需先排除如癣疾、药物疹、梅毒、、等等引起的外观相似症状,特别第二期梅毒所出现的皮肤疹子最像玫瑰糠疹,但其特点为易在手掌及脚掌也出现红疹。所以说一定要经由皮肤科医师诊断,如此般才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误判,影响自己的病情。 玫瑰糠疹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也就是说不需治疗它,自己就能痊愈。在治疗上一般可用抗组织胺及外用药类固醇来帮忙止痒。严重时可增加口服类固醇加速斑疹愈合。 参考资料: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发疹性皮肤病。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属中医“风癣”范畴。【病因】多因内有血热,复感风邪,热毒凝结,郁于肌肤,闭塞腠理而发病;或汗出当风,汗衣湿溻肌肤所致。 【症状】皮疹,色淡红,表面有细碎鳞屑,且有轻重不同的痒感。 【疗法】 取穴方一:大椎、肩胛岗、肺俞。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2-3下,使之出血。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亦可配合针后拔罐。 取穴方二:身柱、风门、肝俞、脾俞。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每取3-4个穴(每次1侧)交替使用。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2-3下,使之出血,针后或加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一般3-5个疗程即可见效或痊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忌食辛辣、鱼腥等食物。 取穴方三:大椎、身柱、肩胛岗。皮损在上肢肩背者配肩(骨 谬)、曲池;在腰以下者配肾俞;在臀股以下者配血海或委中。 方法:用刺血加拔火罐法。用三棱针点针后拔火罐15-20分钟,(每穴)为度。同时可配合耳尖点刺放血。待皮疹大部消退,仅残留少许皮损,则取主穴配合皮损局部围刺加拔火罐。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高渌纹经验。忌食辛辣、鱼腥食物。 取穴方四:大椎、风门、肩(骨禺)、百虫窝、委中。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和穴位附近血络点刺,使之每穴出血数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2-3个疗程即可见效或痊愈。 附记:忌食辛辣鱼腥食物,调情志、避风寒,有利于巩固疗效。病重者可配合中药内服,有利于提高、巩固疗效。 希望对你有帮助!

玫瑰疹出现在病程的第几天
认识婴幼儿玫瑰疹 小宝宝高烧不退,是每个妈咪心中的梦魇,如果再伴随有食欲不振、突发性的痉挛抽搐现象,肯定会把妈咪吓得半死!睡冰枕、擦身体,甚至半夜挂急诊,宝宝非但不见好转,还出了全身红疹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婴幼儿玫瑰疹悄悄来报到了! 高 烧、 红疹、热痉挛 什么是玫瑰疹? 病源/传染途径 婴幼儿玫瑰疹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其病源大多是由人类疱疹病毒第6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经由飞沫传染而来,台北荣民总医院儿童医学部主任汤仁彬表示,亲密接触或是待在密闭空间里最容易感染玫瑰疹。 感染年龄 玫瑰疹是6个月至1岁宝宝常见的疾病之一,但小至2、3个月,大至2、3岁的孩子都有感染的可能性,只是年纪较大的孩子,因抵抗力较好,故症状可能不那么明显,甚至没有症状产生,因此不容易被发现。 流行季节 一般而言,宝宝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玫瑰疹,但以晚春、晚秋两季的发生率最高,而本期杂志出刊的11月,也是一个感染高峰期,汤仁彬主任推测,可能是因为在这两个时节里,气候凉爽舒适,爸爸妈妈带孩子出门的意愿较高,孩子在外相对也较容易被传染。幸而它的传染性不如德国麻疹、水痘来得高,因此地区性的流行较少发生。 玫瑰疹的症状 宝宝感染婴幼儿玫瑰疹后,有长达1~2周的潜伏期,在这段期间里虽然不会表现任何症状,但已具有传染力。汤仁彬主任指出,潜伏期过后,宝宝会陆续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症状1 :高烧/食欲不振 玫瑰疹一开始的典型症状是无缘无故、突发性的发高烧,持续3~5天,体温经常飙过39度,有时还会伴随轻微的咳嗽、流鼻水或腹泻……等症状;宝宝还会有厌食、不安哭闹的现象,妈咪们一方面担心宝宝的小脑袋被烧坏,另一方面又怕宝宝饿著,匆匆忙忙送医的结果,往往也只被诊断成感冒,吃了退烧药、感冒药,发烧不断的情况却未见好转,常令妈咪们非常焦急。 症状2 :痉挛抽搐 感染玫瑰疹还有另一个可怕的现象,经常吓坏妈咪,就是所谓的「热性痉挛」。热性痉挛是一种儿童发烧的合并症状,指的是宝宝因发高烧所引起的抽痉现象,这个年龄的小朋友脑细胞发育还不完全,倘若发高烧,就容易引发脑细胞之间的乱放电,造成手脚突发性的对称抽动,持续长达2~3分钟。热性痉挛发作时,妈咪必须注意,宝宝口腔内不可含有异物,以免并发异物吸入。 对于热性痉挛,汤仁彬主任提醒妈咪们不需过于担心,因为它是一种良性的症状,也不是玫瑰疹特有的,许多会造成发烧的疾病若发生在6个月至5岁大的宝宝身上,都可能伴随有热性痉挛的现象,一般在疾病痊愈后都会恢复正常,不会对宝宝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家长若真的非常担心,可请医师开些预防抽痉的药物给宝宝服用。 症状3 :全身性红疹 在发烧3~5天后,宝宝的躯干(四肢较少)、颈部,甚至脸上,会开始出现密密麻麻、分开不成片的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这也是它被称为「婴幼儿玫瑰疹」的缘由。虽然变成了大花脸,但所幸这些疹子并不会让宝宝觉得痒,宝宝在此阶段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长出疹子同时也代表病程即将进入尾声,此时宝宝开始退烧,食欲也逐渐恢复,大约1~3天内疹子会自动消失,身上不会残留任何色素沉着或脱屑的现象,也不会留下疤痕,医师们常形容玫瑰疹是一种「来无影,去无踪」的疾病。 诊断上的困扰 汤仁彬主任表示,婴幼儿玫瑰疹是一种良性的疾病,除少数抵抗力较差、受到免疫抑制的宝宝以外,通常不会有严重的并发症或后遗症产生。 类似症状疾病多 但它也着实带来不少困扰,对家长来说,是病程初期的不安与慌乱,就医师而言,则是诊断及治疗上的挑战。在医学上,许多类似的疾病都会有发烧、出疹的症状,如川崎病、麻疹、德国麻疹、肠病毒、腺病毒、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它们各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及规范,但在病程初期很难辨别出宝宝患的是哪一种疾病,家长又急于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实为医师们的一大困扰。 误判脑膜炎恐致命 少数宝宝在玫瑰疹的发病初期,因为发烧不适,情绪较为激动,会有头部「前囱门膨出」的症状,再加上哭闹不安,常让医师怀疑是否患有可能致命的脑膜炎,此时,若无其他异状,医师会请家长密切注意这几天宝宝身上是否出现疹子,若出疹子则可松一口气。 汤仁彬主任指出,玫瑰疹本身并不可怕,怕的反而是将其他严重的病症误以为是玫瑰疹,若宝宝不适的情况严重,光靠临床上的诊断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做更详细的检查。 治疗、照顾与预防 给予「症状治疗」 由于玫瑰疹本身并无危险性,且会自然痊愈,因此在治疗上是采取所谓的「症状治疗」,症状治疗指的是「发生什么特别严重的症状,就给予什么样的治疗」,有点类似「治标」的做法。 举例来说,宝宝发高烧而感到不适,医师就给他开立退烧药,帮助退烧;另某些抵抗力较差的宝宝,因发烧而并发中耳炎,此时医生会给予口服抗生素来治疗,但这种症状治疗对玫瑰疹本身的病程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缓解发烧现象 汤仁彬主任建议妈咪,在宝宝感染玫瑰疹的患病期间,让他穿着较宽松、舒适的衣物,以利散热;也应该多摄取水分,促进排汗;帮宝宝冲个温水澡,既能降温,又能让宝宝的循环很快恢复正常,有助于预防热性痉挛的发生。 预防4 原则 因玫瑰疹的危险性不若德国麻疹、水痘等疾病,目前并未特别发展预防疫苗。汤仁彬主任表示,有几个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婴儿玫瑰疹: 1. 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及适当运动; 2. 加强住家环境卫生:保持清洁与通风性; 3. 勤洗手:确实以肥皂洗手,再用擦手纸擦干; 4. 减少涉足公共场所:少带宝宝去密闭空间的公共场所,勿让宝宝与陌生人亲密接触。 汤仁彬 现职:台北荣民总医院儿童医学部主任 国立阳明大学小儿科教授 学历:国防医学院医学系学士 经历:台北荣民总医院儿童医学部儿童感染科主任 台北荣民总医院小儿部一般儿科主任 台北荣民总医院小儿部专科医师

玫瑰疹越来越多
幼儿急疹又叫做玫瑰疹 ,大多数小孩子一辈子只得一次玫瑰疹 。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出现复发的现象。这是因为小孩子得了玫瑰疹之后,体内会产生玫瑰疹的抗体,在第二次受到类似的病毒感染时,小孩子的身体很快就能做出免疫反应来对抗玫瑰疹。而且随着小孩子年龄的增长,自身的免疫力也越来越强,这就更不容易得玫瑰疹了。

婴幼儿刚出生时,身体免疫力不是特别强,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的侵袭。玫瑰疹就是由于人类胞疹病毒侵入婴幼儿的体内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小孩子患有玫瑰疹之后,会发热一段时间,而且过了不久体温就会突然下降,身体的皮肤也会出现玫瑰色一般的小疹子。这也是玫瑰疹这个名字的由来。玫瑰疹都是可以自行痊愈的,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在平时,家长要做好婴幼儿的卫生工作,保持婴幼儿的身体洁净是很关键的。
有些患者在得了玫瑰疹之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家长要注意饮食方面的安全,不给孩子喂太多的食物,以防呕吐时呕吐物进入气道引起小孩子的窒息。家长可以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对孩子加强营养。还有一些患者会有嗜睡和惊厥的症状。家长对于这种现象要做好孩子心理安抚工作,必要时可以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对于发热特别严重的患者来说,家长应立即前往医院,对小孩子进行降温处理。常用的降温方式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小孩子对吃药可能比较抗拒,所以一般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患者在平时应该多注意休息。对于天性好动的孩子来说,家长应及时进行劝诫,并给小孩子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