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参红花炖乌鸡
乌鸡是滋阴补肾的首选美味食物。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清肝明目等作用。丹参乌鸡一起熬汤对男人滋阴补肾有着很好的效果。
2、淮杞石斛螺头汤
螺头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功效,再加上放入养阴益肝的枸杞和石斛一起煲汤,淮杞石斛螺头汤味道鲜美,滋阴补肾。
3、山药玉竹白鸽汤
山药玉竹白鸽汤滋阴补肾的功效绝对是最好的之一。因为山药和白鸽都是滋阴补肾的佳品。这个汤男人喝不仅有滋阴补肾的效果,还能补精益气和健脾补肺。4、海参炖猪瘦肉汤
海参有滋阴补肾壮阳的功效,猪瘦肉甘平而润,具有滋阴养液的效果。三味食材熬煮成汤具有滋阴补肾壮阳,润燥滑肠等功效。
5、腐竹白果猪肚汤
白果,薏米,芡实都有滋阴补肾的效果,再加上猪肚的作用,这个汤对健脾开胃,滋阴补肾方面有巨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补而不燥。
不过这些汤补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想要滋阴补肾,一般建议口服博启健,一周左右就会有变化,坚持一段时间就能从根本上补充肾部营养,增强肾功能,从而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
滋阴降火补肾补精吃什么药
公卫生人才网为考生总结中医学高频考点:补虚药性味归经功效总结!
补虚药
1.补气药
(1)诸参,黄芪
人参 甘微苦 微温 脾肺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志 5~10
西洋参 苦微甘 寒 心肺肾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3~6
党参 甘 平 脾肺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10~30
太子参 甘微苦 平 脾肺 补气生津 10~30
黄芪 甘 微温 脾肺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10~30
(2)补气健脾为主
白术 苦甘 温 脾胃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5~15
山药 甘 平 脾肺肾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 10~30
扁豆 甘 微温 脾胃 健脾化湿 10~20
(3)缓和药性
甘草 甘 平 心肺脾胃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2~10
大枣 甘 温 脾胃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3~12枚,10~30
饴糖 甘 温 脾胃肺 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30~60
蜂蜜 甘 平 脾肺大肠 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兼解毒 15~30
2.补阳药
(1)补肾壮阳类
鹿茸 甘咸 温 肝肾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1~3
鹿角 咸 温 肝肾 同鹿茸,兼活血散瘀消肿 5~10
鹿角胶 甘咸 温 肝肾 补肝肾,益精血,兼止血 5~10
鹿角霜 甘咸 温 肝肾 益肾助阳,兼止血敛疮 10~15
巴戟天(巴戟) 辛甘 微温 肾 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10~15
肉苁蓉(大云) 甘咸 温 肾大肠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10~20
仙茅 辛 热,有毒 肾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3~10
淫羊霍(仙灵脾) 辛甘 温 肝肾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10~15
锁阳 甘 温 肝肾大肠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10~15
胡芦巴 苦 温 肝肾 温肾阳,逐寒湿 3~10
海狗肾 咸 温 肾 补肾壮阳 3~10
阳起石 咸 微温 肾 温肾壮阳 3~6
(2)补肝肾,强筋骨类
杜仲 甘 温 肝肾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0~15
续断(接骨草) 苦甘辛 微温 肝肾 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 10~20
(3)温补脾肾类
补骨脂(破故纸,千张) 苦辛 大温 肾脾 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 5~10
益智仁 辛 温 脾肾 温脾开胃摄唾,暖肾固精缩尿 3~6
(4)补肺肾,纳气平喘类
冬虫夏草(冬虫草) 甘 温 肾肺 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5~10
蛤蚧 咸 平 肺肾 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 3~7
核桃仁 甘 温 肾肺大肠 补肾,温肺,润肠 10~30
紫河车(胎盘) 甘咸 温 肺肝肾 补精,养血,益气 1.5~3
3.阴阳双补类
菟丝子 辛甘 平 肝肾 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 10~15
沙苑子(沙蒺藜) 甘 温 肝肾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10~20
4.补血药
当归 甘辛 平 肝心脾 补血,活血,止痛,润肠 5~15
熟地黄 甘 微温 肝肾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10~30
何首乌(首乌) 苦甘涩 微温 肝肾 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10~30
白芍 苦酸 微寒 肝脾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5~10
阿胶 甘 平 肺肝肾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5~10
龙眼肉 甘 温 心脾 补心脾,益气血 10~15
5.补阴药
(1)补肺胃之阴为主
北沙参 甘微苦 微寒 肺胃 清肺养阴,益胃生津 10~15
南沙参 甘 微寒 肺胃 清肺养阴,清胃生津,补气,化痰 10~15
麦门冬 甘微苦 微寒 肺心胃 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10~15
天门冬 甘苦 大寒 肺肾 清肺降火,滋阴润燥 6~15
石斛 甘 微寒 胃肾 养胃生津,滋阴除热 6~15
玉竹(葳蕤) 甘 平 肺胃 滋阴润肺,生津养胃 10~15
黄精 甘 平 脾肺肾 润肺滋阴,补脾益气 10~20
百合 甘 微寒 肺心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10~30
(2)补肝肾之阴为主
枸杞子(枸杞) 甘 平 肝肾肺 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5~10
桑椹 甘 寒 心肝肾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10~15
墨旱莲 甘酸 寒 肝肾 滋阴益肾,凉血止血 10~15
女贞子 甘苦 凉 肝肾 补益肝肾,清热明目 10~15
龟板 甘咸 寒 肝肾心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10~30
鳖甲 咸 寒 肝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10~30
黑芝麻 甘 平 肝肾 补益精血,润燥滑肠 10~30
更多中医学基础理论,请关注中公卫生人才网中医学备考资料!
滋阴降火补肾补精的中成药
补肾的中成药在临床上是非常多的,常用的有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是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等八位药组成,主要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的症状。另外还有一个常用的大家都知道的药,就是地黄丸一类的药物,最常用的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阴虚症状比较明显的。另外还有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知柏地黄丸比较注重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的病人;桂附地黄丸,它里面增加了肉桂、附子,温补肾阳的作用会比较明确一些,主要是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状的病人;杞菊地黄丸,是在地黄丸基础上增加了枸杞和菊花,具有滋养肝肾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亏所导致眩晕、耳鸣、眼睛干涩、怕光症状的病人;麦味地黄丸是在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麦冬、五味子,具有滋肾养肺的作用,主要用于肺肾阴虚表现有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等症状的病人。另外还有很常用的一个药叫做七味都气丸,也是在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五味子,具有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肾不纳气所导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小便频数等症状;还有一个济生肾气丸,济生肾气丸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牛膝和车前,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作用,主要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导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