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润肺养肺最快中成药 吃什么润肺养肺最快中成药。肺部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现在社会抽烟的人是比较多的,我们都知道抽烟是有害健康的,对肺部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以下看看吃什么润肺养肺最快中成药及相关资料。 吃什么润肺养肺最快中成药1 清肺热、润肺燥的中成药有养肺丸、润肺止咳胶囊、清肺消炎丸等,此类药物一定程度上均可以缓解肺热肺燥引起的口干、咳嗽、舌红苔少等症状,具体如下。 1、养肺丸: 养肺丸由麻黄、石膏、甘草、桔梗、陈皮、木香等中药组成,具有润肺止嗽、化痰定喘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嗽痰盛,气促作喘,胸膈不畅,口苦咽干,喉痛音哑,久嗽失眠等病症,能够清肺热、润肺燥。 2、润肺止咳胶囊: 润肺止咳胶囊由百部、生地黄、麦冬、芦根、黄芩、苦杏仁、枇杷叶、桔梗、浙贝母等中药组成,具有清肺热、润肺燥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热燥咳或热病伤阴所致咳嗽。 3、清肺消炎丸: 清肺消炎丸由石膏、地龙、葶苈子、牛黄、羚羊角等中药组成,具有清肺热、润肺燥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肋胀痛、吐痰黄稠等痰热阻肺引起的症状。 以上三种中成药均可以起到清肺热润肺燥的功效,临床在应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指导,避免因自行用药引起身体不适。 所谓润肺是指因为肺感受燥邪,肺干燥以后引起咳嗽。目前润肺的中成药很多,这些中成药都是膏剂或者口服液,能够缓解肺干燥引起的燥性咳嗽。最常用的是川贝枇杷膏、蜜炼枇杷膏,都是缓解燥咳的,也可以用养阴清肺口服液、百合固金丸。如果食疗,可以食用冰糖雪梨水,也可以用梨和贝母加冰糖蒸熟吃,是很好的药膳。 吃什么润肺养肺最快中成药2 秋季在五行为金,在五脏为肺,在五气为燥。秋季燥邪常侵犯肺部,耗伤津液,可导致干咳无痰、咽干、声音嘶哑等症状,治疗以润肺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单味中药或中成药治疗。 一、单味中药: 1、川贝母:归肺、心经,味苦、性微寒,能清肺化痰。味甘质润,能润肺止咳,尤宜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 2、胖大海:归肺、大肠经,甘寒质轻,能清宣肺气、润肺化痰、利咽开音,常单味泡服; 3、百部:归肺经,甘润苦降、微温不燥,常用于润肺、下气、止咳; 4、紫菀:归肺经,辛散苦降、温润不燥,常用于润肺、下气; 5、款冬花:归肺经,辛散而润、温而不燥,常用于润肺、下气、止咳,略具化痰作用; 6、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作用; 7、饴糖:归脾、胃、肺经,甘温质润,常用于补虚、润肺、止咳; 8、百合:甘、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作用。 二、中成药: 1、养阴清肺丸:主要成分为地黄、川贝母、白芍、薄荷,具有清肺利咽的功效; 2、养阴清肺糖浆:主要成分为地黄、牡丹皮、川贝母等,具有养阴利肺的功效; 3、养阴清肺合剂:主要成分为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具有滋阴润肺、清热利咽的功效; 4、强力枇杷露:主要成分为枇杷叶、百部、白前等,具有养阴敛肺、镇咳祛痰的作用; 5、润肺膏:主要成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黄芪等,具有润肺益气,止咳化痰的作用。 吃什么润肺养肺最快中成药3 十种最好养肺中药 养肺吃什么中药材 一、百合 百合有很好的养费作用,早上的时候可以用百合煮粥,早晚服用它是可以起到养肺润肺的效果,还可以清除多余的痰液,平时如果长时间咳嗽是可以使用的,所以是一款比较不错的中药材。 二、麦冬 麦冬是一种干寒性的药物,它有很好的清肺养胃的作用,可以把麦冬用来泡茶后对肺部有很多好处的。当然麦冬也可以和其他中药材搭配,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建议大家可以在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三、川贝 川贝也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当然也有润肺的效果,味道稍微苦涩,一般因上火引起的咳嗽是可以使用川贝的,但是要注意体寒引起的咳嗽。是不可以使用川贝的,当然川贝再搭配冰糖食用润肺效果会更好一些。 四、沙参 沙参是比较常见的中药材,这款中药材有养阴润肺的作用,一般阴虚肺燥或者是热伤肺阴所致是可以使用的。 五、玉竹 玉竹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平时如果经常咳嗽是可以使用的,它也有很好的润肺效果,平时可以把玉竹用来熬粥喝,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六、石斛 石斛它是微寒的一种中药材,能够养胃生津也有滋阴除热的作用,平时如果肺部不舒服,长时间有咳嗽的.情况,也可以使用这款中药材来进行调理。 七、西洋参 西洋参它有补肺降火的作用,但是如果因上火引起的肺热同时导致的咳嗽,喉咙有痰都是可以使用这款。中药材它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肺部也是有保护效果的。 八、苦杏仁 苦杏仁有止咳止喘的作用,当然也有滋润肠道的效果,它能够起到止咳的作用,平时如果有咳嗽的情况,可以使用苦杏仁,它有清肺润燥的作用。 九、紫菀 紫菀有很好的养肺作用,它一般适用于咳嗽的有很好的止弹的效果长时间,如果有咳嗽的情况使用之后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十、百部 百部能够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当然也有杀虫的效果,平时如果长期有咳嗽的情况或者是风寒引起的咳嗽都是可以使用这个中药材也是有很好的效果。 上述主要介绍了十种最好养肺中药,所以说如果想要调养肺部,除了使用这些中药之外,也可以使用保健产品,比如飞甘白西,可能效果会更加的理想,因为这款产品主要是改善肺部不适的情况,经常抽烟咳嗽的人是可以使用的,能够起到润肺的作用。
养阴清肺肺热咳喘的中药
最近受疫情影响,很多人被闷在家中,平时没时间学习没时间充电的我们,我感觉这个时候可以在家充充电,别的可以不学,但是中医养生我感觉是不是应该提到学习的内容中去了呢。就给大家推荐一些关于清肺的一些重要知识,以及平时在家可以食疗的组方茶。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夏季属火,而肺属金,火旺容易乘金,易肺虚。同时火旺容易悔水,致肾水虚衰。所以夏季在清心补脾的也要注意 清肺益肾 。“肺为娇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也就是说肺是最容易受到外来有害物质侵害的脏器。比如吸烟、空气中的粉尘、环境污染等。肾藏精、主水、主纳气,肾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常说:“十男九虚”。不仅男人要补肾,女人也同样需要补肾。下面整理了常见的养肺补肾中药饮片及组方茶,供大家参考认识。养肺一、中药饮片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常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本品是秋季调养的佳品。一般入煎剂,每次10-15克,亦可用开水泡代茶饮服(注意:麦冬性微寒,不宜用于脾虚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人群)。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可防治秋季温燥伤肺。沙参: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玉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适合干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干的,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百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常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可作为秋令补益肺气、润肺生津的常用品。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对于秋季的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等证有防治作用。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可防治秋季肺气亏虚或肺气阴两虚出现咳喘气短、声音低微或嘶哑等症。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治疗肺因燥邪或热邪所伤,导致气阴两虚,出现咳嗽气短痰少,或见口干舌燥等。百部:润肺下气止咳,能防治肺燥干咳,肺痨久咳、痰中带血,或百日咳等症。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具有润肺化痰、止咳降逆等作用。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川贝母:不仅具有显著的镇咳、化痰作用,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罗汉果:对于秋燥咳嗽、咽干舌燥、肠燥便秘等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二、组方茶 补肺汤组方:太子参、黄芪、桑白皮、熟地、五味子、紫菀各6~9克。做法: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功效:益气养阴润肺。适用气阴亏耗型百日咳,症见阵咳次数减轻,咳而无力,痰息少,易出汗,声音低微,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舌苔少,脉细弱。益气补肺汤组方:阿胶6克(蛤粉炒),五味子6克,地骨皮6克,天冬6克,麦冬6克,百合9克,贝母6克,茯苓6克,苡仁12克。做法:用糯米10克,煮汤代水煎药服。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痨。肺气大虚,身热气短,口燥咽干,甚则咳嗽吐血。养阴润燥茶组方:胖大海2枚,北沙参3克,桔梗3克,乌梅3克,大枣3枚。做法: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浸泡1小时,可加冰糖少许调味。功效: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秋燥所致的口唇干燥、咽喉干痛等症状者。沙参润燥汤组方:沙参、玉竹各20克,生地15克,石斛30克。做法:煎汤,每日1剂,每日服两次。功效:有养阴润肺、益气润燥、生津益胃的作用。主治口干唇燥、干咳音哑、心烦口渴等症。麦冬滋阴汤组方: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蜜枣12克。做法: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另取已洗净的瘦肉切成小块状,放入砂锅中,加生姜两片,先用武火煲开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功效:养阴润肺。适于阴虚肺热者。不宜与藜芦同用。平肝润肺汤组方:北沙参12克,天麻10克,无花果12克,玉竹10克。做法: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另取已洗净的瘦肉切成小块状,放入砂锅中,加生姜两片先用武火煲开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润肺。适用人群:老少皆可,阴虚及肝火旺者更宜。四季适用,不宜与藜芦同用。养肺清肝汤组方:生地12克,寸冬15克,沙参12克,白芨12克,白芍12克,黄芩9克,胆草12克,草决明15克,菊花9克。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效:养肺阴,清肝热。主肝肺蕴热。补肾一、中药饮片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鹿茸: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虚阳浮越。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海参:海参里面含有丰富的精氨酸、锌、酸性粘多糖、海参素等活性物质,对于改善男女的肾脏功能有强效。可以改善脑、性腺神经功能传导,减缓性腺的衰老,激发雌激素,抑制排卵和刺激宫缩。食用海参补肾要按照疗程食用,坚持早晚各吃一个海参,可以改善肾虚,性冷淡等症状。肉苁蓉: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阳痿早泄,妇人宫冷不孕,带下血崩,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老年虚弱,病后、产后肠燥便秘者。根据现代研究,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结晶性中性物质,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菟丝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腰膝酸痛,遗精,糖尿病,小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症。成药中滋补健身丸、五子衍宗丸等,菟丝子均为主要成分之一。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芡实: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女贞子:女贞子味甘、苦,性平。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头晕,耳鸣,两目昏糊,头发早白等症。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常用的提神、强壮体力之药。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其功效主要来源于虫草素,虫草素能补益肝肾。冬虫夏草虽然是一种副作用很少的滋补强壮中药,但直接用于方剂者不多。凡肾虚者最宜用虫草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甚至新鲜胎盘等共炖,成为补益食品,更为有益。二、组方茶 人参茶组方:人参3-5克。做法:加水500毫升煎汤,温服。功用:有壮阳补元,强肾益气的作用。淫羊藿茶组方:淫羊藿20克,茶叶5克。做法:上药煎煮或沸水冲泡。代茶长期饮用。功用:有补肾壮阳作用。适用于阳痿,早泄,遗精等性神经衰弱者。人参姜茶组方:人参3克,生姜6克,鸡蛋1个。做法:将人参和生姜切碎,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到150毫升,去渣待沸腾时,将蛋清加入药液中,调匀,空腹饮用。功效:人参大补元气,生姜温胃散寒,蛋清味甘又能中和人参,生姜的热性,对于缓解病情很有帮助。沙苑子茶组方:沙苑子8克,绿茶2克。做法:先将沙苑子捣碎,然后与绿茶按4∶1比例一同放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此方具补益肝肾,涩精止遗之功效。适用于虚劳泄精,腰膝酸软等症。首乌生地茶组方:何首乌10克,生地7克。做法:将何首乌和生地放入杯中,加入500毫升的热水冲泡,待温凉即可喝。功效: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心、肺经,能养血,补肝肾;生地性凉味甘,入心,肝,肾经,助强心养肾。将何首乌和生地冲泡成茶饮用,有助补足身体不足的肾气,使气血循环佳。杜仲茶组方:杜仲叶12克,绿茶3克。做法:将杜仲叶切碎,与茶叶一同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饮服。功效:此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兴阳事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肝阳虚引起的腰膝酸痛、阳痿早泄,尿频尿急以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菟丝子茶组方:菟丝子12克,绿茶3克。做法:将菟丝子捣碎,加冰糖适量,与绿茶一同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饮服。功效:此方具有补阴益阳,固精缩尿、起痿止遗功效。可治疗男子不育,性功能低下和肝肾虚的消渴症,久服此茶还有明目,轻身,延年之功效。仙茅茶组方:仙茅5克,红茶3克。做法:用20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效:本方温肾阳,壮筋骨,适用于男子阳痿精冷,小便失禁,腰腿疼痛与女子阴冷,性欲低下等。益智仁茶组方:益智仁15克,绿茶3克。做法:先将益智仁捣碎与茶叶一同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功效:此方有温肾止遗之功效,用于下焦肾元不足所致的遗精早泄,阳痿不举、性欲低下、心烦失眠等。枸杞茯苓茶组方:枸杞子,茯苓各5~10克,红茶6克。做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细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功效:枸杞子甘平能补肾益精,茯苓甘淡能健脾利尿,红茶能利尿提神,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理想饮料。桂圆红枣茶组方:桂圆12克,红枣15克。做法:将桂圆和红枣一起放入杯中,加入500毫升的热水冲泡,放凉后即可饮用。功效:桂圆有补心脾、益气血的作用,红枣可养血安神。将桂圆和红枣泡成茶饮用,可滋补气血,当气血充盛时,发量就会较多,发色也会较黑且有光泽。合欢茶组方:人参3克,牛膝2克,巴戟2克,杜仲2克,枸杞2克,红茶5克。做法:用500毫升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即可冲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功效:滋补气血,固肾养精。高丽枸杞茶组方:高丽参3片,枸杞10克。做法:药材加毫升热水,焖泡5分钟后饮用,每天1杯,可天天喝。功效:高丽参增补元气,活血抗疲劳,枸杞益肝肾,补气血。西洋参茶组方:3-5克西洋参。做法:用300毫升左右的沸水冲泡,闷5分钟后当茶频饮,反复冲泡至无味后将西洋参嚼服即可起到提神的作用。功效: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滋阴益气及补肾的功效。温馨提醒 夏季养肺补肾很关键,日常生活中,除了通过食疗、药疗养肺补肾之外,还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本文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养肺补肾从日常做起。
养阴清肺肺热咳喘的中成药
痰湿咳嗽常表现为痰多粘稠,咳声重浊,喉中呼噜作响,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胸闷,没有食欲等。应选用宣肺利湿,理气化痰类中成药。那么宣肺化痰的中成药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宣肺化痰的中成药: ①橘红痰咳液:用于痰多,气喘痰浊阻肺导致的咳嗽,支气管炎,咽喉炎。 ②半夏天麻丸:用于脾虚聚湿生痰,眩晕,头痛,胸脘满闷。 ③桂龙咳喘宁片: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候者。 ④二陈丸:用于因痰湿困脾所引起的胃气不舒,咳嗽痰盛,恶心呕吐等症。 ⑤桔梗冬花片:镇咳祛痰。用于咳嗽痰多。 相关链接: 风寒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喉痒,伴有风寒感冒症状。应选用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类药物。 代表药物有: ①通宣理肺丸:主用于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外感风寒咳嗽。 ②止咳宁嗽胶囊:主用于风寒咳嗽,呕吐,咽喉肿痛。 ③风寒咳嗽颗粒:主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④小青龙合剂:主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⑤麻杏止咳片:镇咳,祛痰,平喘。主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喘息等。 风热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应选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桑菊感冒片: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②川贝枇杷糖浆: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③感冒止咳颗粒: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 ④急支糖浆:主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 ⑤小儿咳喘灵颗粒: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风燥咳嗽 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或干咳,口、鼻、咽干燥,咳嗽伴有胸痛,头痛,无汗尿黄,大便干燥等。应选用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秋梨润肺膏: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 ②川贝枇杷糖浆:多用于咽干、咽痛,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 ③蛇胆川贝枇杷膏:主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鼻燥、咽干喉痒等症。 ④牛黄蛇胆川贝胶囊:主用于热痰咳嗽,燥痰咳嗽。 痰热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气急、痰多色黄质稠,甚或痰中带血,难以咯出,舌红苔黄腻等,应选用清热泻火,止咳化痰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二母宁嗽丸:多用于痰黄不易咯出,胸闷,咽痛胸闷气促、久咳不止。 ②橘红丸: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③清肺宁嗽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 ④清肺化痰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作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肺气虚咳嗽 常表现为咯痰白、稀,气短,自汗,畏风,怕冷,面色苍白等。应选择补肺益气,止咳定喘的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人参保肺丸:主要用于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症。 ②润肺止嗽丸:用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声哑。 ③补肺丸: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肺阴虚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日久,夜间加剧,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白粘不易咳出,潮热盗汗。应选择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百合固金口服液:用于咽干、咽痛、干咳痰少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炎。 ②虫草清肺胶囊:用于气阴两虚,痰多,气喘胸闷,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 ③养阴清肺丸: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 ④罗汉果玉竹颗粒:养阴润肺,止咳生津。用于肺燥咳嗽,咽喉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