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摩降血压原理 按摩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微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作用,可辅助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眩晕等自觉症状,按摩可以缓解大脑的紧张度,有利于血压下降。 2 头部按摩降压 1.点按百会: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处,穴居巅顶,联系脑部,主治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 方法:点按百会50次,力度适中。 2.印堂:印堂在人体前额部,当两眉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仰靠或仰卧位取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结膜炎,高血压,面瘫,鼻炎等症。 方法:用两手拇指桡侧缘交替印堂至发际30-50次。 3.攒竹: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主治头痛,眉棱骨痛,眼睑瞤动,高血压等。 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推揉攒竹,沿眉弓推至太阳穴30-50次。 3 胸腹部穴位按摩降血压 1.轻柔膻中:膻中位于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用两中指指腹轻柔膻中30-50次。 2.按揉中脘:中脘位于脐上4寸。用掌根按揉中脘20-40次。 3.按揉气海:气海位于脐下1.5寸。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气海30-50次。 4.按揉关元:关元位于脐下3寸,按揉关元30-50次。 5.按揉心俞: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食指或中指按揉背部心俞30-50次。 4 上肢穴位按摩降压 1.按揉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段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用拇指按揉曲池30-50次。 2.按揉外关: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尺骨之间。用拇指按揉外关30-50次。 3.按揉关冲:关冲位于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掐按少冲10-20次。
怎么按摩能降血压还能降压
在这个亚健康的时代中,高血压早已经不是老年人才会发生的疾病类型,现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化、年轻化的慢性疾病。那么患有高血压以后除了吃降压药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降血压呢?以下4个方法要记牢。
第一、饮食调理。很多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一般都不规律,而且食物搭配也不合理,所以这是造成高血压的根本原因,想要改善高血压症状,就要从根源处着手。
饮食习惯的调整。三餐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半夜又吃宵夜,这种饮食习惯要纠正,要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尤其是早餐一定要吃,为休息一整晚的身体提供能量。饮食结构的调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低盐少油,以清淡为主。同时食物搭配中适当增加芹菜、紫菜等有助于舒张血管、降血压的食材,两餐之间可以适当多吃些苹果、香蕉等水果,也有助于降血压。
山楂、荷叶、莲子等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可以帮助促进血液流动,保证血液循环通畅,平时煲汤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也可以煮水后饮用。尤其是在夏季,山楂荷叶水的降血压效果更好。第二、适当的穴位按摩。据中医研究表明,经常按摩涌泉穴和太冲穴有助于血液流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血压的功效。所以高血压患者坚持每天按摩20-30分钟,至有酸胀感以后即可。第三、运动。高血压患者不适合剧烈的运动,但是可以做一些轻慢型的运动。比如慢跑、爬山、瑜伽等,这些可以帮助调节心神平和,使血压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同时适当的运动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第四、睡药枕。一些情绪容易波动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睡药枕来调节。用石决明子和草决明子做成枕头给高血压患者使用,这两者搭配具有清热平肝、安神静气的作用,有助于舒缓人的情绪,使心情保持平和,从而保持血压稳定。以上4种方法具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即可以用来预防发生高血压,也可以用来改善和缓解高血压症状。不过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这些方法只是辅助,最主要的还是要吃降压药,并且遵医嘱,不可以随意停服降压药。
按压哪个部位可以降血压
建议高血压患者按摩的穴位叫太冲穴,位置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的中间,有一个凹陷的部位就是太冲穴。这个穴位是脚上比较重要的穴位之一,对应的是肝脏健康,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降肝火,增强脾脏的除湿能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也是中医认为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穴位之一。如果你的心脑血管不好,视力不好也可以经常按摩这个穴位,降血压的效果不比吃药差。最重要的是它不会有副作用,经常按摩它也是间接的保护肾功能,毕竟肝肾同源。而且每天晚上洗过脚后,按压太冲穴,还能有助于睡眠,经常这个穴位的好处不止一点点。降血压除了按摩太冲穴,还可以常吃一些降血压的食物,比如苦瓜、芹菜、西红柿和干荷叶等,常吃它们都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除了这些之外,高血压患者想要血压稳定,还要记得不做重活,每天适当的锻炼,饭菜的标准是少盐少油,多放菜少放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