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年人养生保健

1、防寒保暖冬季天气变化多端,尤其是北方气温较低,以至于低达零下摄氏度以下。恶劣天气尽量不要出门,比如雾霾天、雨雪天、大风天。居住在阳光充足的房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用温水刷牙和洗脸;出门前应戴上围巾、帽子以及手套等,避免身体受寒。2、营养支持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遵循少盐、少脂、少糖的饮食原则,着重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等。不管烹调哪种食物都要保证清淡,以清蒸、水煮、汆等替代油炸和油煎。采取少吃多餐原则,能减轻消化系统承受的负担,有助于吸收营养物质。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减缓肌肉流失,提高抵抗力。3、多运动阳光充足的前提下适度的户外活动,可选择散步、骑自行车或八段锦等,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强耐寒能力,提升抵抗力。不过运动时间不能太早,应安排在上午10点之后或下午;运动前做好热身,让关节和韧带提前进入状态,防止运动受到损伤。不能做剧烈运动,以稍微出汗为好。4、科学洗澡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再加上冬季出汗少,洗澡无需太频繁,一星期洗1~2次就行。不可用强碱性的无肥皂,也不能用力搓洗,以免加剧皮肤干燥和瘙痒,洗澡结束后,及时涂抹润肤乳。老年人缺水不敏感,当感觉到口渴时细胞已严重缺水,因此应随身携带保温杯,时不时的喝几口,能滋润全身细胞和皮肤,又能减少血液黏稠度。5、稳定血压大多数老年人伴有高血压,虽然高血压无痛无痒,但却悄无声息的伤害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所以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律用药,勤监测血压,保证血压稳定达标。6、预防流感冬季是流感高发期,老年人是高危人群,一旦患上流感可能会诱发肺炎,使得哮喘和气管炎等加重。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流感后可发展成肺气肿,甚至诱发肺心病,最终威胁生命。7、稳定好慢性病慢性病患者需听从医生建议用药,积极治疗慢性病,防止出现继发性感染。8、定期体检体检对老年人来说很关键,勤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血糖和血脂以及血压等指标,定期做心电图、颈动脉彩超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及早发现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提前预防用药。家医君寄语

老年人还要摆平心态,不能太操心子女的事,保证自己开心即可。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多动动大脑来活跃脑细胞,预防老年痴呆。与此同时应积极预防跌倒,排除家庭中的障碍物。

冬季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

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天的寒冷无疑是最难熬的。随着身体机能逐渐减退,抵抗力等方面也是大不如前,因此务必要做好冬季 养生 工作。 1、保证热量的合理供给 人体需要充足的热量来抵抗寒冷,对于老年人来说,能量的最好来源自然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其次老年人应该注意脂肪摄入不能过多,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不应多吃肉类食品。富含淀粉的五谷杂粮如糯米、红薯等,富含蛋白质的鱼类、豆类及其制品,可增加人体耐寒和抗病能力,是老年人过冬的优良食材。 2、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 蔬菜水果当中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仅可以调节新陈代谢,还能补充水分、防止便秘,因此在冬天要保证足够的蔬菜摄入量。可适当多吃点根茎类蔬菜如山药、莲藕、马铃薯等,它们不仅具有一般蔬菜的优点,更富含淀粉,能为身体提供热量。此外像萝卜、大白菜、黄豆芽等蔬菜,苹果、柚子、猕猴桃、冬枣等都是冬季常见 养生 食材,也可以多吃一些。 3、食材的选择和烹制 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在冬季相比于年轻人,更应该注重食材的选择,选取易消化的,而杂粮类比较难以消化可将其掺入精粮之中,煮成软烂的稀粥再食用。脂肪和胆固醇比较多的肉类难以吸收消化,因此老年人不宜多食。如果要吃羊肉、鸡肉等来进补,可以去掉皮下脂肪炖汤,只喝汤,不吃肉,并且搭配山楂、白萝卜等去油腻。老年人的膳食原则就是少油少盐无糖、清淡不油腻无辛辣。 4、要保证均衡的饮食搭配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在冬天要注意保证营养素的充足,因此老年人要将五谷杂粮和蔬菜瓜果换着种类吃,不要长时间只吃单一的食物。注意每天摄入豆腐等豆制品保证蛋白质的供给,也可每周摄入一次鱼汤来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像海产品如紫菜、海带、虾皮等可以帮助老年人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5、改掉不良饮食习惯 很多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不利于 健康 ,尤其是在冬天,比如抽烟、喝酒、喝咖啡、喝浓茶等,不仅会导致体内钙质等营养素的流失,而且影响体内代谢水平,造成失眠、肾衰等各种疾病。晚上不要多喝水,尤其是就寝前喝太多水导致夜尿增多,严重影响睡眠。像油炸、煎、烤等食品或超市商店的垃圾食品,老年人也要尽量避免。

冬季老年人养生保健小知识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冬季养生应该从“不”开始。具体如下:

1、不妄补

很多人认为冬季是一个进补的黄金季节,在冬季到来时各种补品大量食用,也有不少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种“套餐”“搭档”。其实冬季适当进补就行,冬季主要在于闭藏,不是外泄。

过量进补反而会导致身体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病态,尤其是过量使用补阳、补气之品反而导致体内精气的外泄,造成“冬不藏精”。所以冬季应该适当进补,不可妄补,尤其是人参、鹿茸等这样的补气、补阳“利器”更应慎重。2、不妄吃

冬季天寒地冻,吃上一顿麻辣火锅,出上一身汗,好多人会感到很舒服,殊不知这是在耗散人体的阳气。在冬季应该以补养阴精为主,切不可妄用大热之品。当然在冬季更不能吃一些寒凉之品,以免损伤脾阳,影响脾胃运化,破坏消化系统。

在冬季应以平和而滋润的饮食为主,如多喝一些粥类,适当放一些大枣、枸杞子、桂圆、银耳、百合,酌加少量生姜,可以补而不腻,润而不燥,为冬季进补之佳品。禁忌大量大热之品如羊肉、辣椒等,大量大寒之品如水果、冰激凌等。

3、不妄喝

在冬季很多人都喜欢喝点白酒暖暖身,其实适量饮酒是有益健康的,可以温通血脉、祛风散寒,产后常用方生化汤就是以白酒煎服。但是白酒毕竟属于温热之品,过度饮用会耗散人体阳气,另外过量饮酒还会生湿生痰,令人痰多、眩晕以及精神不振。

4、 不妄作劳

冬季不应该熬夜,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冬气之应,养藏之道,在冬季锻炼身体应当适当,不能像其他季节一样挥汗如雨,微微出汗即可;在冬季应该适当减少洗澡的次数,更不能长时间泡热水澡,经常洗桑拿,以免耗散人体阳气;

同时在冬季应该注意节制房事,调养生息,使精气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季养生从“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