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分布特点为向心性,以躯干、头、腰及头皮部多见,四肢较稀少,偶见于足心、手掌,尤在受压受刺激的部位如腰、臀或扎袜带之下,皮疹往往比较密集。皮疹初为丘疹或红色小斑疹,稀疏分散;数小时至1日后大多转变成椭圆形的、表浅而有薄膜包围的、四周还有红色浸润的“露珠”状疱疹。其大小不等。几天后,疱疹逐渐变干,中心微凹陷,然后结痂。再经数日至1~3周脱落,不遗留疤痕;如经过搔破或污染,以后可留轻度凹痕。皮疹轻重不一,轻者可只见10个左右的小疱疹,重者范围很广,可在起病后3~6天陆续出现,一般2~3批,多达5批者偶见。
粘膜部位也可出疹,如口、咽、结膜,早期出现小红丘疹,以后很快变成疱疹,破裂后成溃疡,很快愈合。
流脑皮疹的特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有三种,即脑膜炎、急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及慢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此三种皆有典型的皮肤表现,且常为诊断的重要指征。 (1)脑膜炎及急性菌血症皮损常为多形性,但主要是瘀点,且常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在发生瘀点之前,可见有一过性细小的红斑。其瘀点很小,呈污秽色,形状不规则,中心可稍隆起,可有灰白色小水疱或脓疱。主要发生在四肢或躯干,多不对称,口腔粘膜常受侵犯。在暴发型者,短期内全身皮肤粘膜可出现广泛性瘀点瘀斑,数目不断增厚,迅速融合成片,且可发生坏死,称为华佛氏综合征。 (2)慢性菌血症病程可长达数周至数月。反复寒战、高热、关节痛。90%以上的病人有皮疹,为红斑、丘疹、小结节,中心出血,有压痛。好发于躯干部、四肢伸侧。其他少见皮疹包括瘀斑、瘀点、脓疱和结节红斑等。 (3)其他偶然见到短暂性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风团、疱疹等。
典型麻疹皮疹的特点
典型麻疹各期临床特点如下。①潜伏期:约10天,曾接受主动或被动免疫者延至3~4周。②前驱期:从发热到出疹3~4天。主要症状有发热以及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科普利克斑为本病早期特征。③出疹期:于发热的3~4天开始出现皮疹,全身症状以及上呼吸道症状加剧,体温可高达40℃。首先于耳后、发际出现皮疹,迅速发展到面颈部,后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2~3天内遍及手心、足底。皮疹初呈淡红色、散在,后渐密集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出疹时全身淋巴结、肝、脾可轻度肿大,肺部可闻湿_音。④恢复期:出疹3~5天后发热减退。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隐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存在1~2周。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