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玫瑰糠疹,是为了缓解各种不适症状、缩短病程、规避后遗症等。
玫瑰糠疹在康复过程是,病情往往会出现反反复复的现象,这很正常。
皮肤皱巴巴的,也是其常见症状之一,应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否则,会遗留疤痕,但一般疤痕不会太严重。
玫瑰糠疹的治疗,一般以抗组织胺药、增强免疫力药为主(也有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的)。以往曾经有使用硫代硫酸钠静脉推注治疗者,因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已很少使用。
玫瑰糠疹反反复复复发
这样就能够判断是否患上了湿疹,确定患上湿疹以后也需要好好治疗。湿疹有哪些症状表现? 湿疹的主要发病症状为对称的多样性皮疹,红斑、脱屑,渗出,糜烂、结痂等反复发作。 湿疹是可以长在全身任何一个地方,当然也包含我们的手上,也包含我们的脚上。一般湿疹的表现是杂乱多样的可以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角化过度,鳞屑,可以出现龟裂,流水儿,湿疹还有一个最大的临床主诉就是搔痒。 痒的睡不着觉。患儿夜间睡眠质量差,挠耳朵等多种症状。 湿疹首先会痒啊,所以要先把指甲减掉,特别是小孩子有了湿疹要减掉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但是发作在手上的湿疹,往往因为湿疹的当地的皮肤角化过度,会导致皮肤的皲裂,或许会伴有痛苦。 手部湿疹:好发于掌面、手背,可侵及腕部和手指。常对称发生。掌面皮损为局限性浅红,黄褐色斑,上有较厚硬皮屑,易干燥皲裂。手背多为钱币状浸润肥厚的暗红斑,或为苔藓状斑片,覆有少量鳞屑。手指见少量丘疹、水疱。甲周皮肤肿胀潮红,甲板有上现象,甲板变厚不规则,自觉不同程度瘙痒。 还有湿疹一般是饮食过敏导致的,可能会伴有腹泻。这个要控制饮食习惯,少吃容易致敏的食物。 有的小孩子是真严重的时候,会有黄水渗出,或者是皮屑,家长要要留意观察。 湿疹跟据皮损的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 急性期多为密集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或有小水疱,基底潮红,搔痒较重,由于搔抓丘疹上容易有点状渗出的糜烂面; 如果出现的是急性湿疹,主要会出现的湿疹部位是乳房、耳朵后面、脸上以及头部。一般都是对称性出现的,会非常紧密的出现点状的红斑,会有很强烈的瘙痒症状,如果用手抓挠还容易导致糜烂情况出现。 如果未及时处理容易转变为亚急性,转为亚急性后皮疹就会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如果是亚急性湿疹,主要会出现的症状就是皮肤出现小丘疹,有一些有轻度糜烂问题,有一些是小水泡。痒的感觉是比较剧烈的,只要能够好好的治疗,一般一个礼拜之内就可以恢复。如果没有积极治疗,就很容易慢慢的发展成慢性湿疹。 转为亚急性后如果治疗不当很容易转为慢性,表现为皮肤增厚,有色素沉着,表面粗糙上面有糠秕样鳞屑,由于搔抓个加的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 (急性湿疹)病因:复杂,多属内因,常查不清。好发部位:任何部位,不限于暴露部位。皮损特点:多形性,对称无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皮损境界:不清楚。 自觉症状:瘙痒,一般不痛。病程:较长,屡有复发。斑贴试验:常阴性。 (慢性湿疹)病史: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有反复发作的亚急性史,急性期先有皮疹后有痒感。病因:各种内外因素。 好发部位:任何部位,常局限于外阴,阴囊,小腿伸侧,面部。皮疹特点:圆锥状,米粒大灰褐色丘疹融合成片,浸润肥厚,色素沉着。 演变:可急性发作,湿性倾向。 血管反应:红色划痕反应,为交感神经兴奋。(手足部湿疹)好发部位:手,足背。皮疹性质:多形性,易渗出,境界不清。分布:多对称。 甲损害:甲病变少见。 慢性湿疹容易出现的症状就是皮肤变得肥厚,而且皮肤表面会出现结痂脱屑症状,会留下色素沉着,出现鳞屑以及血痂。瘙痒的症状是一阵一阵的,而且痒得感觉也非常强烈,使用一些湿痒软膏可以让这种症状缓解一些,但需要治疗的时间比较长。 手上的湿疹不太好治,首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手总是接触一些东西,而且因为总是骚痒搔抓这样的话,就简略导致湿疹的反反复复。湿疹不只是长在手掌,手指也可以长在手背。 治疗湿疹生活中注意以下事项: 。 ,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少接触化学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 ,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类。 湿疹是可以长在全身任何一个当地的,当然也包含我们的手上,也包含我们的脚上。一般湿疹的表现是杂乱多样的可以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角化过度,鳞屑,可以出现龟裂,流水儿,湿疹 还有一个最大的临床主诉就是搔痒。但是发作在手上的湿疹,往往因为湿疹的当地的皮肤角化过度,会导致皮肤的皲裂,或许会伴有痛苦。 手上的湿疹不太好治,首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手总是接触一些东西,而且因为总是骚痒搔抓这样的话,就简略导致湿疹的反反复复。湿疹不只可以长在手掌,手指也可以长在手背。一般手上湿疹的治疗, 我们给予外用的药物,比如 成康安湿疹膏,某bao或者部分诊所有。但是关于角化过度型的是指我们会外用超强效激素卤米松乳膏,乃至还可以外用肤疾宁贴膏贴一贴也是作用不错的,在严峻的一些事儿 我们还或许协作部分窄波紫外线治疗作用也是可以的。 而手上的汗疱疹,它的病因并不太清楚,虽然有或许和出汗过多有联系,但更多认为汗疱疹或许和个人体质以及是湿疹的特别的一个表现,也或许是对一些外源性的物质接触过敏所导致的一个特别的临 床表现。它首要的发病部位就是在手指上,而且开端的时分首要是出现很多小水疱或丘疱疹,而且有的人会比较痒,这种仍是比较典型的。后期的时分会出现水泡的当地脱皮,而且是领圈样的脱皮,会 出现手指肚皮肤表皮剥脱的现象,导致无法打卡。 (急性湿疹)病因:复杂,多属内因,常查不清。好发部位:任何部位,不限于暴露部位。皮损特点:多形性,对称无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皮损境界:不清楚。自觉症状:瘙痒,一般不痛。病程:较长,屡有复发。斑贴试验:常阴性。(慢性湿疹)病史: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有反复发作的亚急性史,急性期先有皮疹后有痒感。病因:各种内外因素。好发部位:任何部位,常局限于外阴,阴囊,小腿伸侧,面部。皮疹特点:圆锥状,米粒大灰褐色丘疹融合成片,浸润肥厚,色素沉着。演变:可急性发作,湿性倾向。血管反应:红色划痕反应,为交感神经兴奋。(手足部湿疹)好发部位:手,足背。皮疹性质:多形性,易渗出,境界不清。分布:多对称。甲损害:甲病变少见。真菌检查:(一)。 湿疹跟据皮损的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急性期多为密集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或有小水疱,基底潮红,搔痒较重,由于搔抓丘疹上容易有点状渗出的糜烂面,如果未及时处理容易转变为亚急性,转为亚急性后皮疹就会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转为亚急性后如果治疗不当很容易转为慢性,表现为皮肤增厚,有色素沉着,表面粗糙上面有糠秕样鳞屑,由于搔抓个加的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我看你的还像是个过敏性皮炎。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的皮肤病,就是平时说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一些过敏性皮肤的患者,或者以前没有过敏性的体质,但是在一些原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和皮肤的免疫功能出现了暂时紊乱,导致皮肤出现了敏感状态。在这个前提下皮肤遇到了一些致敏的东西,比如外界来的一些粉尘、花粉、尘螨,或者接触皮肤的化纤、针织材料,由于内在的敏感加上外在的过敏原因刺激下,出现的一种皮肤疾病,称之为湿疹。临床上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三种。 湿疹有什么症状? 1. 急性湿疹:急性湿疹常发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患者可弥漫全身,常对称分布。常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尖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能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在损害的外周,丘疱疹逐渐稀疏,瘙痒比较严重,常常因为搔痒,抓挠使皮疹形成糜烂面,会有明显浆液性渗出。如果伴有继发感染可形成脓疱、脓痂、淋巴结肿大,感染严重时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 亚急性湿疹:湿疹在急性发作后,红肿以及渗出等症状会减轻,进入亚急性阶段,但仍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损呈暗红色,虽然水疱和糜烂逐渐愈合,瘙痒及病情渐轻好转。但有的可能因为再次暴露于致敏原、新的刺激或处理不当及搔抓过度导致急性发作或症状时轻时重,经久不愈可发展为慢性湿疹。 3. 慢性湿疹:常因为急性、亚急性期迁延而成,或者是开始的时候炎症不是很严重,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处,多为对称发病。表现为患者患部皮肤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有明显瘙痒感,经常是阵发性,病情也是时轻时重,延续数个月或者更久。 简单来说,湿疹有4个主要的特点: 1、特点就是对称分布; 2、瘙痒比较明显; 3、皮疹的表现是多种形态的,可以看一片一片的发红,可以出现小疙瘩、小水疱,可以看到有脱皮等等很多种皮肤表现; 4、容易反复发作,湿疹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过敏药加上免疫调节剂,同时加上外用药的方式来治疗。 因为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病因复杂,所以首先应该注意各种过敏因素的刺激,如生活环境潮湿、热、冷,接触日光、微生物,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如毛织品、化纤、肥皂等,过敏性体质、食入致敏食物、肠道寄生虫等均可诱发湿疹。同时应该避免热水烫洗、暴力搔抓等等,另外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避免过劳,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才是重中之重。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学会看病》作者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 健康 干货和 育儿 锦囊~ 湿疹根据病程的长短和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三种。急性湿疹皮疹呈多形性的表现,常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严重者常有大量的渗出,皮疹处自觉剧烈瘙痒、境界不清。亚急性湿疹,是由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者不适当的处理之后发展而来,临床表现为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有大量的丘疹和丘疱疹,皮疹呈暗红色,可有少量的渗出和鳞屑,仍然自感剧烈瘙痒。慢性湿疹,是由急性和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好发于手足小腿,皮疹常对称发生,表现浸润性的红斑,上面有丘疹、鳞屑和抓痕,局部的皮疹常肥厚、表面粗糙,也有明显的瘙痒,瘙痒是呈阵发性的。 湿疹症状以疹为主,分为干性、湿疹,干性湿疹还可以皲裂。大部分湿疹以红疹、丘疹为主,伴有瘙痒、红肿或渗出。 关于湿疹的病因:主要以过敏原引起,比如接触了外界异物,如花粉、化学品、粉尘等。另外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也可导致湿疹。 中医认为湿疹与“湿”有关系。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内湿主要是脾胃虚弱,不能化湿所致。外湿主要是环境,比如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出湿疹 湿疹与皮炎的鉴别诊断 : 皮炎一般由湿疹反复发作、皮肤长期受损所形成,多为慢性疾病,具有皮炎的患者,多伴有免疫机能不足,身体缺乏自愈的能力。治疗时,要调整体质,增强免疫力。同时还要针对皮损的特点,适当使用皮肤修护剂。 但无论是湿疹或皮炎,都具有相当的病理基础,即过敏。 在临床上根据湿疹的不同病程阶段还有皮损特点一般分为三个时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急性期的湿疹】主要是以红斑、丘疹、水泡、渗液表现为主,且伴有剧烈的瘙痒,皮损颜色比较鲜红,皮损发展的速度较快,渗出较多,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往往就会转成【慢性的湿疹】;慢性湿疹皮损会变得肥厚、粗糙、没有光泽;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之为【亚急性湿疹】。 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亚急性期表现为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湿疹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典型症状 起病较急、发病较快,瘙痒剧烈。 表现为原发性及多形性皮疹,初起常在红斑基础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疱破后出现点状糜烂、渗出。皮损常融合成片,且向周围蔓延,边缘区有少量多形性皮疹散在分布,境界不清。 如果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液和脓痂,周围淋巴结肿大。感染严重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皮疹可分布在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手、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及阴部、肛门等处,多对称分布。 自觉瘙痒剧烈伴有灼热感,可阵发性加重,夜间加剧。饮酒、搔抓、热水烫洗等可使皮损加重。 患者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皮疹泛发而严重者可伴有全身不适、低热和烦躁不安。病程长短不一。 常于数周后逐渐减轻而趋于消退。若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红肿、渗出等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呈暗红色,水疱和糜烂逐渐愈合,渗出减少。 可有丘疹、少量丘疱疹及鳞屑,皮损呈轻度浸润、特征性地表现为点状糜烂。 瘙痒及病情逐渐好转。 遇诱因可再次呈急性发作。或者病情时轻时重,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湿疹。 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湿疹迁延不愈而成,或起病缓慢,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数月或更久。 开始皮损炎症轻,散在红斑、丘疹、抓痕及鳞屑。部分皮肤肥厚,表皮粗糙,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斑、鳞屑及皲裂。 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及肛门等部位,以四肢多见,常对称分布。 瘙痒程度轻重不一。 慢性湿疹因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刺激,可急性发作。 不同部位的湿疹 发生在耳轮、外耳道、耳后皱褶部位的湿疹,表现为红斑、渗液、皲裂及结痂。有时带脂溢性。常两侧对称。 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的妇女。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呈棕红色皮损,边界清楚,糜烂,结痂,在乳头部皲裂、疼痛。肥胖妇女或垂乳者,常于乳房下皱褶处发生潮红或糜烂渗出。 脐窝处呈现鲜红或暗红色斑,表面湿润,有渗液及结痂,边界清楚,很少波及脐周皮肤。 急性发作时,阴囊皮肤水肿,潮湿或有糜烂,渗出,结痂。多数呈慢性,阴囊皮肤皱纹深阔,浸润肥厚,呈橘皮或核桃壳状,干燥,覆有鳞屑,色素加深,间或有部分色素脱失。自觉瘙痒剧烈。病程较长,常数月、数年不愈。 大小阴唇及其附近皮肤浸润肥厚,境界清楚。较少发生红斑、糜烂、渗出。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大阴唇皮肤可呈苔藓样变,有时可见部分色素脱失斑。 肛周皮肤湿润潮红、糜烂,亦可散在少量丘疹,或肛门黏膜皱褶肥厚、皲裂,奇痒难忍。 好发于掌面、手背,可侵及腕部和手指。常对称发生。掌面皮损为局限性浅红,黄褐色斑,上有较厚硬皮屑,易干燥皲裂;手背多为钱币状浸润,呈肥厚的暗红斑,或为苔藓状斑片,覆有少量鳞屑;手指见少量丘疹、水疱;甲周皮肤肿胀潮红,甲板变厚不规则。自觉不同程度瘙痒。 多发生于胫前或侧面,常对称分布。皮损多为局限性棕红色斑,有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破后有糜烂、渗出、结痂,日久则皮损变厚,色素沉着。自觉瘙痒。 特殊类型湿疹 损害由密集的小丘疹和丘疱疹组成圆形或类圆形钱币状斑块,境界清楚,直径1-3cm,急性时色潮红,有渗出,周围散在丘疱疹。转为慢性后,皮损肥厚,色素增加,表面少量覆有干燥性鳞屑。 又称出汗不良,但与汗腺无关。 精神因素是激发本病的重要因素,近来发现镍过敏也可以引起。 多见于青中年,春秋季节易发。 本病好发于手掌、指、趾侧面,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小深在半球形水疱,疱壁紧张而厚,疱液澄清,周围皮肤颜色正常,或轻度潮红,常成批出现,可有痒感。 病程一般2-3周,消退后留有糠秕样脱屑,如有继发感染,疱液浑浊,可形成脓疱,局部明显肿胀、疼痛,相应淋巴结肿大。 又称自家敏感性皮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成分产生的某种物质过敏,从一个局限性炎症发展到广泛或远离性皮炎,又称“自身湿疹化”。 本病初起常有大小不等的活动性湿疹样损害,由于过度搔抓、外用药刺激或并发化脓感染,损害周围发生红斑及丘疱疹,并在对侧出现相似损害。 7-10天内,可在双臂屈侧、面部、手背、躯干及腹部等处,对称发生瘙痒性小群丘疹、丘疱疹,有时可伴发散在小片玫瑰糠疹样红斑,可以看到沿抓挠部位呈平行线状排列的丘疱疹、水疱,重者可发生水疱或脓疱及渗出。 湿疹的典型症状就是瘙痒,主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有灼热感和痒感。所以早期发现抓紧治疗,治疗方面可以使用梅章堂湿痒霜。效果不错
玫瑰糠疹反反复复几年
人们俗称的牛皮癣,医学上叫银屑病,是一种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本病病因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病毒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有关,但肯定不是由真菌引起的癣病,如果怀疑自己患了牛皮癣,最好到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鉴定是否患了此病,不要自己乱涂药膏或轻信江湖医生。
银屑病的主要表现是红斑上有鳞屑,但有红斑鳞屑并不一定就是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副银屑病、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都可表现为红斑鳞屑。今择其要者简述如下:
(1)银屑病 红斑边界清楚,基底浸润明显,呈斑片状,表面覆盖鳞屑厚而干燥,呈银白色,刮除鳞屑后可见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这是银屑病与其他红斑鳞屑疾病鉴别的要点。
(2)脂溢性皮炎 红斑边缘不十分鲜明,基底部浸润较轻,鳞屑少而薄,呈淡黄色油腻性,刮除后没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
(3)玫瑰糠疹 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为多数椭圆形小斑片,其长轴沿肋骨及皮纹方向排列,鳞屑细小而薄。大多数病人数周后可自愈,消退后不易复发。发病时常先有一个母斑,以后逐渐增多。
(4)副银屑病 较少见。其表面鳞屑较薄,周围炎症轻微,没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没有任何自觉症状。
(5)盘状红斑狼疮 好发于面部,特别是两颊和鼻背部,呈蝶形分布。红斑境界清楚,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其鳞屑为粘着性鳞屑,与红斑粘附紧密,剥离鳞屑,可见其下扩张的毛囊口,鳞屑底面有很多刺状角质突起。病程日久,可见损害中心萎缩凹陷,色素改变。
(6)慢性湿疹 常可表现为红斑,上覆鳞屑,尤其发生于小腿部者。但慢性湿疹多伴有剧烈瘙痒,皮损两侧对称,其浸润程度较银屑病为重,表面鳞屑较薄,不呈银白色,基底色红,可有渗水。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疾病,在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发病。不论是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种人,均有银屑病患者。统计资料表明:不同肤色的人种中,白种人患病率最高,黄种人,黑种人患病相对较低,甚至在南美印地安人和斐济岛的土著人不患本病。
关于肤色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及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论。有些学者认为皮肤内黑色素含量与银屑病发病有关,黑色素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防止皮肤被紫外线灼伤而引发病变。白种人由于缺乏黑色素,皮肤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较弱,则易引发银屑病。
银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临床实践已证明,本病常有家族发病史,并有遗传倾向。不少作者研究发现,家族患病率远较一般人群高。%~%,国内报告为10%~%,国外大都为30%左右。
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其遗传方式尚未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有不完全外显率,亦有少数人认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性联遗传。
近年来发现组织适应性抗原(HLA抗原)与银屑病明显相关。寻常型银屑病常见HLA-Bw 17和HLA-B 13增高。这两种抗原阳性患者家族中银屑病发病率较高;关节型银屑病患者HLA-B 27可增高。目前认为银屑病受多基因控制,也受外界环境影响。
经常会有银屑病患者及家属来医院询问本病是否会传染给他人,也有许多人怕银屑病传染给自己而疏远银屑病患者,并且振振有词:“×××的儿子就被他父亲传染了。”真的会是这样吗?医学研究证实:银屑病不是致病菌直接感染所致,所以即便是长期密切的接触也不会传染他人而发病。
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了,目前已知与遗传因素、间接感染、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外伤、饮食、代谢及免疫等因素有关。但各种资料均证明:银屑病根本不存在传染性。因此请银屑病患者放心,不要无故增添精神上的负担而影响疾病的恢复,更不要为此而避免必要的接触。同时也请他人放心,绝不会因密切接触银屑病患者而患病,请不要拒绝与银屑病患者握手。
银屑病的发生及加重对大多数患者来说与季节有明显的关系。国内资料及研究表明,银屑病发生春季最多,夏季次之,冬季位于第三位,秋季最少。而银屑病加重或复发季节则以冬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第三,夏季最少。长期患病的人,随着病情的延长,季节性逐渐消失,以至无季节规律。
许多人在患银屑病之前都有咽痛、鼻塞、流涕的症状,大夫在询问病情时也经常问患者发病前是否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但感染是否是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尚不能定论,只是处于学说阶段。
一般与银屑病有关的感染,最常见的为扁桃体炎、咽喉炎及感冒,肝炎、肾炎、中耳炎等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银屑病的发病与感染有关,所以银屑病患者无论在治疗中,或者治愈后均应注意,以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本病。 银屑病是一种顽固而难治的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上出现丘疹及斑块,上覆以银白色鳞屑为主。因其皮损厚硬,状如牛皮,所以又有“牛皮癣”的俗称;因其鳞屑层层脱落,就象粗的松树皮,故中医学称之为“松皮癣”。
银屑病不仅不美观,还会对机体产生危害:
(1)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丢失 由于银屑病大量拖屑,构成皮肤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等物质随之丢失。若皮损迁延多年不愈且泛发全身,会导致低蛋白血症或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表现为乏力、倦怠、面色苍白,易于感冒等症状。如果由于不正确的“忌口”而营养摄入不足,更会使上述症状加重。
(2)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导致脏器损害 有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会突然发生高热、关节肿痛、全身不适及白细胞增高,皮肤上迅速出现粟粒大小、密集的小脓疱。脓疱连成大片,干涸后于皮下再发新的脓疱,反反复复持续数月不消退。这就是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此病常常并发肝、肾等系统损害,亦可因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或衰竭而危及生命。
(3)关节型银屑病导致关节损害 关节型银屑病除有银屑病损害外,还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临床表现有关节肿大疼痛,活动受限,晨僵,甚至关节积液或变形。长久以后,关节可以强直。X线检查呈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但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有的患者血沉可以增快,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关节病型银屑病病程慢性,往往经年累月而不易治愈。
(4)红皮病型银屑病导致全身损害及继发感染 红皮病型银屑病少见而严重。表现为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或暗红,肿胀或伴有渗出,表面覆有大量麸皮样鳞屑。患者伴有头痛、发热、畏寒等全身不适,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若没有及时正确处理,极易造成死亡。由于皮损面积大,细菌易于侵入,会导致败血症而死亡;由于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容量不足等,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亦可由于肝、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银屑病不仅不美观,还会影响到整个机体,因此患者不可掉以轻心,不可滥用不恰当的药物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银屑病能“除根”吗?
所谓的“根”,是指一个病的病因。只有将病因去除掉,“根”才能被除。银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因此说银屑病“除根”,是一种不科学的提法。通过药物治疗,可以使银屑病的皮损全部消退,达到临床治愈。但是银屑病仍可复发,有的人治愈后多年不再发生,也有的人年年发,且年年加重。有人统计证明,银屑病治疗期间皮损消退越快,再发的间隔时间就越短。这种说法尚需更多资料证实。
目前西医对银屑病的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大多为皮质激素、维甲酸、煤焦油制剂等,内服药物以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为主。这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病情,当然不能达到 “除根”的目的。而中医药辨证治疗对银屑病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有着独到的优势。中医药治疗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安全有效,且有的患者经中药治疗痊愈后,跟踪调查二十余年未再复发。大多数银屑病发病是有季节性的,每于发病季节来临,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可以凉血活血,清热解毒,能够预防或减轻银屑病复发。
当前说银屑病能“除根”或“包治”还为时过早,因为银屑病的根本病因尚未找到。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检测手段越来越丰富,银屑病的“根”最终会被找到并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