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生馆现状及发展 养生是人们的共识,养生事业势在必行、大有前途。养生馆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但怎样的养生项目是市场所需求的好项目还有待进一步观望。 专家分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财富第五波》一书中指出,继汽车、电脑微波炉、网络之后的财富第五波,将会有兆亿美元在于健康产业之中。 在美国2002年的健康产业收益已达到2千万亿元,相当于汽车行业的50%,而到2010年将增长到1万亿美元,几年时间增幅将达到500% 。 2002年中国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了1千亿元人民币,其中被卫生部批准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收益为200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03年达到了300亿元人民币,仅一年时间增长了50% 。经济专家预测,到了2010年将增长到1500-2000亿人民币,5年间将会有5倍以上的增长。 在高速发展的健康产业中,研发商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分得最大一块蛋糕的将是代理商和市场一线的终端商及消费者。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有了更多的冀望,长寿、高寿、甚至长生不老,这些古老的话题,又一次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与以往的朝代不同的是,在以前,这些愿望显得有些奢侈,是得道高僧、世外高人、达官贵人们的专利,而在普通老百姓们也有资格拥有这些愿望。不管是繁华都市,还是宁静小城,都可以见到一家家风格各异的养生馆。遍地开发的养生馆,似乎在告诉人们:养生时代已经到来。虽然处处可见养生馆,但是很多人还是万分苦恼,说很难找到一个对自己养生长寿有帮助的地方,难以找到一个真正的养生馆。遍地开发的养生馆,95%都是一些足浴、桑拿店,是一些供年轻人、中壮年人消遣的地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生馆。剩余的5%的养生馆,基本上是一些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挂的一个称谓而已,并没有一些实质性的东西,这些所谓的养生馆,只关心如何推销产品,根本不知道如何养生延年,所搜罗的一些养生知识,十有八九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难以养生。中国的养生保健事业,市场需求大,还没有一家真正能满足养生保健需求的养生馆。中医养生是治疗和保健同时具备的养生项目,是中国古老医学的延伸,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人口老龄化形势看,老年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且增长日益迅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世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转变。从现在起到2050年,老年人口的数量将从6亿左右增加到将近50亿。在接下来的50年里,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数量将会增加到4倍。” 今年初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底,,2014年将达到2亿, 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我市目前有老年人口80万,占全市总人口14%以上,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是我市人口加速老化阶段,老年人口每年以3%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达到160万,%。 老年服务业是老龄事业的组成部分。中央《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要求:“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笔者认为,发展老年服务业,培育完善老年服务业市场,可以更好地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可以体现老龄事业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福利化的特点;可以将社会利益驱动和经济利益驱动整合起来,降低政府发展老龄事业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向老年人让渡价值,促进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中医养生健康趋势,中医养生健康趋势分析

中医养生健康趋势论文

通过几周的学习,在老师的精彩讲评下,对中医的基础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前总是觉得中医玄之又玄,很神秘。现在觉得中医也是有他的一整套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如果能学通这套理论,就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中医。中医不仅仅是简单的经验的积累,他也有自己内在的规律和道理。而学中医的过程也正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和汉民族哲学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现在的医学界,有些问题,中医能解决,西医就解决不了。说明了中医是有他的神奇之处的,尽管他内在蕴含的有些东西我们还不能很透彻地理解,但是他的神奇的疗效已经说明了一切,比一切解释更有力。说说我对中医的理解吧。 哲学是世界最一般运动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脱离哲学。中医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中医学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一元论: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一切物质都是由气组成的。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内气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的运动称之为“气机”。而气化运动的升降出入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故又有脏腑气机升降之说。人体通过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把摄人体内的空气和水谷转化为气、血、津、液、精等。气在于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也就是说气和才会维持人体各器官各系统间的平衡。 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古代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气分为阴的气和阳的气。阴和阳的对立是绝对的,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寒与热,上与下,降与生,日于月等。就人体部位来说,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人只有阴阳平衡才能维持身体个系统个器官的平衡。 五行学说是指古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五种元素构成的。这五种基本元素包括金,木,水,火,土。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五个方面之间又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产生相生或相克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其实就是构成事物的五行之间发生联系,相生或相克使事物发生变化。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每一个内脏具有它属的那种元素的属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这是五行相生。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这是五行相克。 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形体官窍所构成五个功能活动系统。它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每个部份分别是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合称奇恒之府。 形体,其广义者,泛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包括头、躯干和脏腑在内;其狭义者,指皮、肉、筋、骨、脉五种组织结构,又称五体。 官窍,官指机体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如耳、目、口、唇、鼻、舌,又称五官,它们分属于五脏。窍有七窍,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

中医养生健康趋势分析

对于中医健康养生,你是怎么理解的?

医理疗养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暂时性的缓解身体状况,在中医养生过程中更多的是提醒患者注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最好的药房是厨房,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中医、草药医、推拿、按摩、拍打、拔罐、针灸等中国传统调理治病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看貌似简单随意,实则医道医理深奥渊博,讲究医者功力深厚、辩证精准,还要熟悉经络。中药是复方制剂,利用多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发挥治疗作用,补偏救弊,调和阴阳!对于病毒感染,抗炎,中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对多种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对病毒,细菌感染均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学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国的国粹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瑰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与中医学的贡献分不开的!我们中国人口众多,其原因就是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的方面的独特而神奇的疗效,使得我们的祖先可以生存繁衍!古代完全都是中医药治疗预防疾病,没有现代医学的参与,可见其疗效的可靠与高效,为我们祖先的生存有巨大的贡献!

中医养生的优势

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的优点在于防病于未然,治未病!比如癌症,在癌症没有发病之前,高明的中医先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的特殊诊断方法,诊断出蛛丝马迹,对于癌前的体征状况,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甚至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药一个独特的地方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尤其是虚则补之!人体受之父母,禀赋条件好的,属于先天因素好!禀赋不足的,就需要用先天不足后天养的方法,来纠正病因!可是这是现代医学不能办到的!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肺气圣药!灵芝提高免疫,抑制肿瘤!鹿茸补肾壮阳!肉苁蓉补肾填精!熟地黄滋阴补肾,养血润肠!等等!都是其他医学根本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