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食疗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那么喝蜂蜜水可以止咳吗?喝蜂蜜水可以止咳吗喝蜂蜜水确实可以起到止咳的作用,因为蜂蜜是一种可以清肺热,以及消炎的天然保健品,人们饮用蜂蜜水以后,可以让气管中的痰液稀释,快速排出身体,从而起到止咳的功效,另外对于气管和肺部的细菌也有良好的杀死作用,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也有一定的治疗功效。中医通常将咳嗽分为风热、风寒、痰湿、痰热、阴虚燥热五个证型,治疗时根据各证型表现不同。比如桂花蜜、槐花蜜具清热解毒作用,风热咳嗽患者比较适用;枸杞蜜有补气、滋肾、润肺的功效,对于阴虚燥热的咳嗽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是痰湿类咳嗽患者不宜多用,因为蜂蜜不适宜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苔厚腻者食用。患上感冒的孩童临睡前喝蜂蜜,比服止咳药水更能有效止咳,而且他们也睡得更安稳。但蜂蜜疗法不适用于1岁以下的幼儿,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仍未成熟,存在发生罕见且致命的肉毒杆菌中毒危险。蜂蜜确实具有很好的润肺止咳功效,但对于儿童来说,不推荐晚上临睡前食用,这样是为了避免蜂蜜中的糖分对孩子牙齿的损害。专家认为,饮用蜂蜜缓解儿童咳嗽,白天喝更好一些。喝多少蜂蜜水能止咳一天吃30克蜂蜜可以帮助止咳。30克蜂蜜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泡水食用,还可以炖蜂蜜萝卜汤或者是蜂蜜川贝炖梨,都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因此一天饮用30克左右蜂蜜冲泡的蜂蜜水,可以止咳。蜂蜜水怎么喝止咳效果好虽然单纯的蜂蜜水就可以起到止咳的作用,但是把蜂蜜水中加入一些其他的食材,能让它的止咳效果更为出色,其中蜂蜜川贝梨水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川贝是一种止咳和润肺的中药材,对于肺咳嗽有明显的治疗功效,梨这种水果,也具有止咳的作用,三者放在一起煮制成蜂蜜川贝梨水,就能起到出色的止咳功效。喝蜂蜜水止咳能长期喝吗喝蜂蜜水止咳化痰可以长期喝。因为蜂蜜水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并且适量食用基本没有副作用,因此食用蜂蜜水来止咳可以长期喝,可以增强肺部的抵抗力,去除肺燥,对身体有好处。
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第一、雪梨:雪梨性质寒凉,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和清热降火的作用。而且里面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呼吸道感染或者风热感冒所引发的咳嗽,都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还能给身体补充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第二、柚子:柚子不仅能够清热降火,还能起到健脾养胃和润肺清肠的作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多吃柚子来降火,而且还能改善口腔溃疡的症状。同时出现风热咳嗽的情况后,也可以吃柚子来起到润肺止咳的功效。第三、枇杷:枇杷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水果,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直接生吃枇杷果,也可以将枇杷果制成枇杷膏,同样能够起到化痰止咳和清热退火的功效。第四、百合:百合不仅能够清心安神,还能起到润肺止咳的功效。出现慢性咳嗽、肺结核、口舌生疮等多种症状后,都可以食用百合,尤其出现风热咳嗽后,可以选择百合炖梨来起到润喉和止咳的作用。但是由于百合性质寒凉,胃寒的患者不可以多吃。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过咳嗽的经历,而引发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患病之后一定要及时找出具体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和改善。平时也要做好个人饮食调整,除了可以多吃一些润肺止咳的食物以外,也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这样才能促进疾病更好的恢复。
润喉润肺止咳的茶
荷楂菊茶以荷花(6克)、山楂(15克)、金银花(3克)、菊花(10克)组成。把这些材料加入500毫升的清水中,煮沸即可饮用。功效:荷花性甘平温,清肺热,祛湿消肿;山楂酸甘,行淤血;金银花甘寒,清热。 容易疲倦、溏便(中医指大便稀薄)、脸色苍白者,不适合饮用.陈皮茶: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桑菊茶: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制成了。常饮这种桑菊茶,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五花茶: 主要成份为金银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选用纯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解酒去湿、健胃消滞等作用。天门冬茶
原料:天门冬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抗菌,抗肿瘤。
用途: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乳房肿瘤。三才茶
原料:天门冬5g、人参3g、生地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益气,润肺止咳。 用途:肺气虚阴咳嗽。天冬板蓝茶
原料:天门冬5g、板蓝根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清热养阴,解毒。用途:热病发热、口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麦门冬茶
原料:麦门冬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抗菌,降血糖。
用途:肺燥干咳、咯血;肺痿;肺痈;消渴;虚劳烦热;热病伤津,咽干口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