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非常讲究食补,很多不良症状以及疾病,都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这就是食疗养生。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夏季中医养生 1、五谷可养命 多喝小米粥 五谷就是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人要健康一定要吃五谷,五谷是养命的;五果是我们吃的水果、蔬菜,是帮助你消化的;五畜为益,肉类是起到补益作用的。在谷物中,要强调一下吃小米的好处。小米在任何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我国过去女人生完孩子为什么喝小米粥?因为小米粥的补养效果特别好。维持生命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所以大家一定要以五谷为养,五谷中的首选是小米粥,而且不要撇掉米油。 2、空调要少开 流汗才健康 老百姓常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作病——这是什么意思呢? 冬天由于气血闭藏,储藏营养,为明年的生发做好准备。冬天不很好地储藏 *** ,春天的时候容易得热性疾病。冬天冷的时候毛孔处于闭塞状态,有助于气血内收,夏天热的时候毛孔开放,有助于气血往外走,这时候如果经常开空调,代谢不畅,能不得病吗? 农村很多上百岁的老人都住平房,因为平房冬暖夏凉,这些老人得地气,能长寿。在平房里消暑,最好是用扇子,小大由之。现在大家都住楼房,不得不用空调,空调出来的是透骨头的风,年轻人阳气旺盛可能不觉得,男同志过了32岁,女同志过了28岁,再老呆在空调房里,就觉得透骨的凉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冬天的热风,夏天的寒风都是和时令季节不同的风,就是贼风,对身体健康特别不利。 3、吃好早午饭 睡好子午觉 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年四季如此,一天也是如此,半夜相当于冬至,阴气最盛;正午12点相当于夏至,阳气最盛。脾胃偏弱的人,早上、中午的饭一定要吃好,因为可以借助自然界的阳气帮助你促进消化吸收。晚饭切记少吃点,别早上、中午都凑合,晚上吃得丰盛。 中国人特别强调老年人要睡子午觉,就是子时和午时,这是两个很重要的时辰,半夜12点至1点是子时,这时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时间;中午11点至1点是午时,是阳气最胜,阴气初生的时候。阴阳两气只有生才有升,有了升才有化、收、藏,如果在生的时候你就转化了它,那就找不到感觉了。 所以子、午两时对老年人尤其重要。中国古代很多人吃两顿饭,不是因为没粮食,早上9点至10点是脾胃最好的时候,下午2点至3点是小肠功能最好的时候。所以建议老年人最好睡子午觉,对老年人的养生极其有益。 参草炖鳝鱼 原料:党参3克、虫草2根、黄鳝200克、姜2片、黄酒6克、鸡汁、精盐、鸡清汤等各适量。 制法:黄鳝切段,汆水洗净血水及黏液,入盅内。药才洗净后与姜、黄酒、鸡清汤注入盅内,食用玻璃纸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炖1.5小时后,加适量鸡汁、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点评:黄鳝性温味甘,含有丰富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铁的含量为常见淡水鱼之首,具有补气养血、祛风通络、滋养肝肾的功效,并能调节血糖。党参性味甘平,功善益肺气,补中气、养血、生津。虫草味甘性平,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之功效。诸味与黄酒配制食用,共增益气健脾、润肺化痰、补益肝肾之功效。 适宜人群 凡肾虚腰膝酸软、目糊,病后或产后气血亏虚,咳嗽气短、咯血、脾虚便溏、脏器下垂、面色萎黄,以及生长发育之孩童皆可食用。枫斗苦瓜鲜蚌汤 原料:蚌肉200克,枫斗5克,苦瓜50克,姜2片,黄酒6克,清汤、精盐等各适量。 制法:蚌肉切片,汆水洗净血水,入盅内。苦瓜去囊,切片与洗净后药材、姜、黄酒、清汤注入盅内,食用玻璃纸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炖2小时后,加适量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点评:蚌肉味甘、咸,性寒,含有蛋白质、核酸、锌、钙等营养素,具有滋阴清热、平肝明目、丰泽肌肤、软坚散结之功。枫斗性平味甘,有益气养阴、养胃生津之功效。能补五脏虚劳,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改善糖尿病症状等。苦瓜味苦性寒,含有大量维生素C,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防暑、清心明目、降血压、降血糖之功效。三味相伍,更添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消暑防暑、养颜明目、提高免疫力、抗癌抑癌、降压降糖之功效。 适宜人群 诸凡口燥咽乾,大便干结,两目干涩,面板干燥无光泽,食欲不振,易疲劳,易中暑之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阴虚津亏之患者以及高血糖、高血压之人均可食用。 清润瓜丝 用料:新鲜西瓜皮300克,天冬、麦冬各50克,薄荷5克,菜油、麻油、糖、精盐各适量。 制法:天冬、麦冬用水浸泡发胖后,剖开,除去内芯,再切成细丝。将薄荷用纱布袋包好,与天冬丝、麦冬丝一起,加水煎煮,熟后取出薄荷,倒去药汁,再将其沥乾,备用。西瓜皮削去青皮,切成细丝,用盐少许拌匀,约1-2小时后,沥去水分。起油锅,将天冬、麦冬、西瓜皮三丝一起倒入锅内,用旺火急炒片刻,然后加入麻油、白糖,拌匀盛盘即可。 此菜清脆香甜,爽口不腻。天冬、麦冬都有润肺养阴、养胃生津的功能。菜中配用少许薄荷,能增强解暑清热的效果,并能使人感到清凉爽口。
中医食疗与养生夏季的区别
食疗是中医保健的方法之一,食疗所用药膳的配伍和药物治疗所用的药剂配伍一样,都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古今常用之药膳,也都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以五脏为中心,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在正确辨证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药物和食物,配伍烹制而成。例如:病人出现精神困倦,四肢软弱,短气懒言,头昏自汗,食欲不振,便溏,舌头淡,苔白,脉缓无力等症,为脾虚气弱,用具有健脾益气的食品和药物配制进行食疗,常用药膳有:参枣米饭,山药汤圆、茯苓包子、益脾饼等。再如对肾虚腰痛、阳痿、早泄之症,用鹿鞭壮阳汤等。食疗中坚守辨证用膳,才能达到康复肌体的目的,反之,不经辨证,随意用膳,不仅不利康复,反有害机体。由于不同的季节对人体生理,病理会产生不同影响,所以用于康复保健的药膳,在使用 过程中须季节变化而选择,药膳中有四季五补之说。既春天气候温和,万物生长向上,五脏中肝气当令,肝主输泄为主,需补肝,称升补,宜食用首乌肝片等药膳;夏季炎热,人体喜凉,五脏中心气当令,需平补,宜用菊花肉片,玉竹心子等药膳食:冬季寒冷,阳气深藏,五脏中肾气当令,寒斜易伤肾阳,需要滋补,易示用归茂鸡,龙马童子鸡药膳。人的体质千差万别,不同体质,对食疗用膳有不同要求不同反应,在食疗中,要全面考虑食疗对象贩体质因素,合理用膳,如老年人体质虚弱,适当选用温补之膳。而邵壮之人,气血方盛,故宜慎用补益之膳而忌久食。再如,男子易精亏,妇子易血虚。所以食疗中选用药膳也应有侧重。阳盛体质慎用温热,阴盛之人慎用寒凉,肥胖之人尽用滋腻,因此进行食疗应全面考虑对象的体质因素,因人、因时合理用膳,药物攻逐病邪,食疗康复机体,应注意掌握即要机体康复,又不过用成害的原则,适量,合理,科学,正确的态度去食用药膳。 我深信以上内容或多或少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帮助,您和家人的健康是我的期望,大家的期望,让我们科学的认识掌握膳食营养,适量食用药膳。“愿合理营养与药膳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冬季中医养生知识
1 冬季中医养生知识 1.冬季养肾 肾是先天之本,是人的原动力,对人整个身体器官运作起着极大的作用。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2.冬天多吃苦味,少咸味。 在冬季肾脏的表现一般都偏往,如果在饮食上味道比较咸的话,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3.冬季进补 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冬季是储存能量非常重要的时节,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 小儿内脏娇嫩、易虚易实,饮食又往往不知节制,以致损伤脾胃,其在冬令的补益,当以健脾胃为主,可食茯苓、山楂、大枣、薏仁等。而青年学生日夜读书,往往休息睡眠不足,心脾或心肾虚,其在冬令的补益可选用莲子、首乌等。不少中年人身负重任,不注意休息,而导致气血耗伤,故冬令补益以养气血为主,可食龙眼肉、黄芪、当归等。 4.冬季老年人养生 老年人本身体质就偏弱,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再接上冬天的季节异常,故老年人冬令必须进补。老年人无病时,可选用杜仲、首乌等。 若有病,则必须辨证进补。进补是为了调节身体的各种机能,使身体更健康,但如果进补过偏,则补而成害,使机体又一次遭遇损伤。虽为阴虚,但一味大剂养阴而不注意适度,补阴太过,反而遏伤阳气,致使人体阴寒凝重,出现阴盛阳衰之气。所以进补要补宜适度,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