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补肾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措施,主要针对肾虚导致的各种症状。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肾脏主要掌管人体的生殖、生长、骨髓、髓液和生命能量等,肾虚就是指肾脏功能衰退,导致肾气不足,引发各种症状。温阳补肾主要目的就是调养肾脏、补气壮阳、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疾病、延缓衰老的效果。中医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温阳补肾,其中最常用的有药物疗法和食疗疗法。对于药物疗法,常用中药如枸杞、补骨脂、丹参等都有温阳补肾的功效,且安全有效。同时也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手段进行辅助治疗。食物方面,温阳补肾的食物有鸡肉、羊肉、乌鸡等具有暖阳补肾的食材,同时还有紫菜汤、花生、黑豆等具有滋补肾气的食物。温阳补肾能起到多个方面的作用,包括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优化男性性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等。针对现代人群体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适量使用温阳补肾的方法也有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效果,使人体健康得到一定的保障和提升。温阳补肾也需要因人而异,应在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
补肾温阳益气养血的食物
1、韭菜和韭菜子。
韭菜和韭菜子都是很好的温补阳气的蔬菜,能补肝肾不足,祛风除寒。韭菜子可以单独煮熟吃,而韭菜和核桃用芝麻油炒熟之后食用,有补肾暖腰的功效。
2、核桃仁。
有补肾温肺、润肠通便的作用。《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肾阳不足、精神萎靡、腰膝冷痛、尿频及肺虚久咳的人最适合。
3、荔枝。
《玉楸药解》说它“暖补脾精,温滋肝血”。阳虚又兼气血不足、月经过多、疝气腹痛的人可经常吃些荔枝。4、姜。
生姜偏于散寒,干姜有温中回阳,特别是温暖脾阳的作用。阳虚怕冷、脘腹冷痛、便溏腹泻、四肢发凉的人很适合。
5、肉桂。
常用的调味食品,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古代凡治疗阳虚的名方,如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皆以肉桂为主药。肉桂甘辛大热,既能补阳气,又能散寒邪,故阳虚怕冷、四肢发冷、食欲不振、腰膝冷痛的人最适宜。
6、茴香。
有温阳补火与散寒理气的作用。金元医家李东垣认为:“小茴香补命门之火”。茴香辛甘温,作为调味品,适合阳虚火衰和寒凝气滞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春季阳气生发 巧吃8种温阳补肾食物
补肾温阳益气养血的中药
阴阳双补的中成药有肾宝合剂、龟芪参口服液、参茸卫生丸、健脾益肾颗粒、参茸延龄片、防衰益寿丸、七味消渴胶囊等
肾宝合剂:
由蛇床子、川芎、菟丝子、补骨脂、茯苓、红参、小茴香、五味子、金樱子、白术、当归、覆盆子、制何首乌、车前子、熟地黄、枸杞子、山药、淫羊藿、葫芦巴、黄芪、肉苁蓉、炙甘草组成。
方中二十二味药配和,助阳滋阴,调和阴阳,药性平和,温阳补肾,补而不燥,兼有补脾益气,补血养血,扶正固本功效。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龟芪参口服液:
由人参、鹿茸、黄芪、龟甲胶、熟地黄、牛膝、山药、丹参、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桑寄生组成。益气养血,滋阴助阳,适用于气血不足,阴阳两虚。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食倦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
补肾益脑片:
由鹿茸、红参、熟地黄、枸杞子、补骨脂、当归、川芎、牛膝、麦冬、五味子、酸枣仁、朱砂、茯苓、远志、玄参、山药组成。方中以熟地黄、枸杞子滋补肾阴,鹿茸温补肾阳,共为君药。再臣以红参、茯苓、山药、当归、川芎补气养血,补骨脂、怀牛膝强腰健肾。
玄参、麦冬、五味子、酸枣仁、远志、朱砂滋阴养血、重镇安神,共为佐使。诸药合用,能补肾益气,养血生精。用于气血两虚,肾虚精亏,心悸气短,失眠健忘,遗精盗汗,腰腿酸软,耳鸣耳聋。
参茸卫生丸:
由龙眼肉、鹿角、大枣、香附肉苁蓉、杜仲、当归、猪腰子牛膝琥珀人参鹿茸莲子等52味中药组成。补血益气,兴奋精神用于气血两亏,思虑过度所致的身体虚弱,精神不振,筋骨无力,腰膝酸痛,自汗盗汗,头昏眼花,妇女白带量多,腰疼腹痛
健脾益肾颗粒:
党参、枸杞子、女贞子、白术、菟丝子、补骨脂(盐炙)。方中中药既滋阴又温阳,补而不燥,兼有健脾功效。用于减轻肿瘤病人术后放、化疗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脾肾虚弱所引起的疾病。
参茸延龄片:
核桃仁、龟甲、枸杞子、制何首乌、紫河车、乳香、黄芪、韭菜子、五味子、蛤蚧、地龙、红参、淫羊藿、鹿茸、鹿角霜、菟丝子、巴戟天、黄精、沉香、补骨脂、仙茅、鹿角胶、没药组成。滋阴壮阳,调补气血。用于身体虚瘦,耗神过度,肾亏阳痿,腰疼背痛,四肢倦怠。
防衰益寿丸:
由人参、党参、五味子、当归、远志、黄芪、白术、枸杞子、甘草、山茱萸、玉竹、龙眼肉、白及、银耳、熟地黄等59味中药组成。滋阴助阳,培元固本。用于气血阴阳亏虚所致的面色无华,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头目眩晕,食欲不振,便溏或便秘,月经不调,小便颇数或夜尿多。
七味消渴胶囊:
由黄芪、蚕蛾、黄精(酒制)、枸杞子、葛根、天花粉、大黄(酒制)组成。滋阴壮阳,益气活血。用于消渴病(糖尿病Ⅱ型),阴阳两虚兼气虚血瘀证。
参考资料:搜狐-阴阳双补的八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