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肾虚应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小儿饮食结构的重点在于适当添加一些补益肾阴肾阳的食物,借此适度地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
一些不含激素的补肾食物是很好的选择,如韭菜、核桃仁、猪腰子、羊肉、羊胫骨、鸡、鸭、虾米、海参、蚌、泥鳅、龟、鳖、牛奶等。也要辨别小儿的体质——偏热还是偏凉,然后查阅食性,再结合具体条件灵活食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韭菜
韭菜又叫起阳草、壮阳草、长生韭,是一种质嫩味鲜、营养丰富的蔬菜,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韭菜还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具有温中补虚,补肾壮阳的作用。常用以治疗脾肾虚寒导致的遗尿、多尿、阳痿、遗精等症。2、黑豆
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用于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痉挛、产后风疼、口噤、痈肿疮毒,可解药毒,制风热而止盗汗,乌发黑发以及延年益寿的功能。
3、泥鳅
泥鳅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补肾壮阳、利水解毒的功效;入药可用于小儿盗汗水肿、小便不利、阳事不举等病症。但泥鳅在食用时也需要了解其禁忌,泥鳅不能与狗肉同食,阴虚火盛者忌食。如果食用一定要选新鲜活泥鳅煮食效果才会更佳。
4、淡菜
淡菜“煮熟食之,能补五脏,益阳事,理腰脚气。”(《日华本草》)而韭菜为补阳之物,故可协同奏效。用于肝肾不足,精血虚亏,眩晕,盗汗,腰痛,阳痿,小便余沥。肾虚阳痿之人,淡菜配伍麻雀肉炖食;体虚盗汗和小儿生长发育不良者,淡菜配伍鸡蛋炒食。
5、栗子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腹泻,肾虚造成的腰膝无力及小儿脾胃不健等。准备排骨150克,去壳鲜板栗50克,将排骨洗净焯水后,与板栗一同炖煮至软烂,调味即可。
6、豇豆
豇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和健脾的双重作用。如《本草纲目》记载:“豇豆补肾健胃,生精髓。昔卢廉夫教人补肾气,每日空心煮豇豆,入少盐食之。”现代《四川中药志》也介绍:“豇豆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及肾虚遗精。”对肾虚小便频数者亦宜。
小孩益气补肾的食物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有健脾作用的常见食物: (1)五谷杂粮: ①粳米: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之功。用于脾虚烦闷,泄泻,消瘦,下痢。 ②玉米:又名包谷。味甘,性平。有补中健脾,除湿利尿之功。可用于泄泻,痢疾等病。 ③粟米:又名小米。味甘咸,性微寒。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肾之功。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纳食少,烦渴,反胃呕吐及病后体弱等。 ④高粱:味甘,性平。有健脾益中,渗湿止痢之功。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 ⑤糯米:又名江米。味甘,性温。有暖脾胃、补中益气之功。用于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腹泻。 ⑥小麦:味甘,性凉。有健脾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之功。用于口干咽燥,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 ⑦大麦:味甘咸,性微寒。有益气健脾,止渴除烦之功。用于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 ⑧甘薯:又名红薯。味甘,性平。有健脾胃,润便之功。用于形体消瘦,便秘等。 ⑨黄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宽中,润燥之功。用于疳 积瘦弱,腹胀泻痢等症。 10蚕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利湿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便溏等症。 11豆浆:味甘,性平。有润燥补虚之功。用于体弱不健,肠燥便秘等。 12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之功。用于泄泻,食欲不振之症。 13莲子:味甘涩,性平。有健脾止泻之功。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14荞麦:味甘,性凉。有消积下气,健脾除湿之功。用于胃肠积滞,腹胀满,及脾虚而有湿热的腹泻、痢疾。 15芝麻油:味甘,性凉。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用于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溃疡等。 16菜油:味辛,性温。有润肠健脾之功。用于脾不健运,食少乏味,肠燥便秘等症。 (2)肉蛋类 ①猪肉:味甘咸,性平。有滋养脏腑,补中益气,滑润肌肤之功。用于气血不足,病后体弱消瘦,血少津枯之便秘等。 ②猪肚:味甘,性温。有补虚损,健脾胃之效。用于虚劳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儿疳积等。 ③猪脾:味甘,性平。能健运脾胃。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腹胀,便溏之症。 ④牛肉:味甘,性平。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效。用于虚损消瘦,食少纳呆,脾虚水肿等。 ⑤牛肚:味甘,性平。有补脾胃,助消化,益气血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气血不足的体质虚弱。 ⑥狗肉:味咸,性温。有补中益气,补肾助阳之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胀满,饮食减少之症。但一般不宜于春、夏服用。 ⑦鸡肉:味甘,性温。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等病。 ⑧鸭肉:味甘咸,性平微寒。有滋阴养胃,补血之功。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厌食等症。但外感初起,或便溏、腹泻者不宜。 ⑨兔肉:味甘,性凉。有补脾益气之功。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体倦乏力,或消渴口干。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10鹌鹑蛋:味甘,性平。有补益气血,强筋壮骨之功。用于小儿营养不良,食少,倦怠,腹泻,幼儿发育不良等症。 11鹅蛋:味甘,性温。有补气血和胃的作用。用于病愈后体质虚弱,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者。 12鹅肉:味甘,性平。有益气补虚,和胃之功。用于消瘦乏力,呃逆等症。 13鹌鹑:味甘,性平。有补五脏,益中气,清利湿热之功。用于营养不良,虚劳瘦弱,久泻久痢,食欲不振等病。 (3)水产品类 ①草鱼:味甘,性温。有补脾暖胃之功。用于虚损,少气乏力,饮食减少之症。 ②鲫鱼:味甘,性平。能益脾开胃,利水除湿。适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乏力,或呕吐、干哕。 ③鳝鱼:味甘,性温。有补虚损,补气血,强筋骨之效。用于小儿久病,气血不足,脏腑虚弱,出现疲倦食少,肚腹冷痛,肠鸣泄泻等症。 ④黄花鱼:味甘,性平。可补虚,开胃。凡小儿久病体虚,面黄消瘦,饮食减少者,皆可食用。但体胖有内热者慎服,多食易发疮助热。 ⑤带鱼:味甘,性温。有补虚损,益气血之功。适用于久病体弱小儿,症见食少,消瘦,皮肤干燥,气短乏力等。 ⑥鳙鱼:又名胖头鱼、大头鱼。味甘,性温。可暖脾胃,益脑髓。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而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⑦平鱼:味甘,性平。有补益气血,健脾益胃之功。用于小儿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4)蔬菜类 ①番茄:又名西红柿。味甘酸,性微寒。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之功。用于食欲不振,热病,口渴等。 ②红萝卜:味甘,性平微凉。有健脾化湿,润肠通便之效。用于便秘,久痢,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病。 ③白萝卜:又名莱菔。味辛甘,性凉。有宽中下气,消食化痰之功。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等。 ④生姜:味辛,性温。有温中止呕之功。用于胃疼腹痛、呕吐等。 ⑤大蒜:味辛,性温。有醒脾、健胃、消积、杀虫之功。用于泄泻,痢疾,食积,虫积等病。 ⑥韭菜:味辛,性温。 有温中行气之功。用于反胃呕吐,误食铁钉、铁针等。 ⑦山药: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气,养阴之功。用于脾虚气弱,食少便溏或泄泻。 ⑧大头菜:味苦辛甘,性平。有温暖脾胃,顺气开胃,解毒利湿之功。用于食积不化,寒凉饮冷所致的腹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 ⑨芫荽:又名香菜。味辛,性温。有健胃理气之功。用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恶心等症。 10莲藕:味甘,熟用性微温。有补益脾胃,止泻之功。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呕吐反胃,腹泻等。 11甘蓝:又名蓝菜、包心菜。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缓急止痛。用于脾胃不和,脘腹拘急疼痛,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2南瓜:又名窝瓜。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驱蛔虫之功。用于脾虚气弱,或营养不良;生南瓜子可驱蛔虫。 13香菇:又名香蕈、冬菇。味甘,性平。能补脾胃,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少气乏力之症。现代用于防治佝偻病、胃癌。 14猴头菇: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助消化之功。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或体倦乏力。 15芋头:味辛,性平,有小毒。可以补益脾胃,适合食少瘦弱,大便秘结者食用。 16扁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和中益气,消暑化湿之功效。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便溏,泄泻水肿等病。 17蘑菇:味甘,性微寒平。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适用于体质虚弱,饮食不香,胃胀不适之症。 18白木耳:又名银耳。味甘淡,性平。可养胃生津。适用于体质虚弱,久病、热病后饮食不香,精神不振,大便干燥者。 19辣椒:味苦辛,性大热。能暖胃祛寒,适用于过食生冷所致的胃寒疼痛、不思饮食,以及呕吐、腹泻、下痢,还可开胃助消化,增进食欲。多食对胃有刺激性。有内热、痔疮、溃疡病者应少食或忌食。 (5)水果类 ①苹果:味甘酸,性平。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用于中气不足,腹泻,便秘等。 ②香蕉:味甘,性寒。有清热润肠之功。用于实证便秘。 ③荔枝:味甘微酸,性温。有补脾益肝,养血安神之效。用于脾虚久泻,胃疼腹痛,呃逆等。 ④橙子:味酸,性凉。有健脾和胃,止呕宽胸之功。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呕吐,便秘等。 ⑤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内停。 ⑥木瓜:味甘,性平。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用于胃痛,消化不良等。 ⑦桃子:味甘酸,性温。有补气生津,活血消积之功。用于津伤肠燥便秘,瘀血肿块,肝脾肿大等。 ⑧甘蔗:味甘,性寒。有清热和胃,除烦止渴之功。用于热病口渴,反胃呕吐等。 ⑨柠檬:味酸甘,性寒平。有祛暑止渴,和胃生津之功,可解暑热,除烦渴,增进食欲,止呕恶,下气和胃。用于治疗胃脘不适。 10椰子:味甘,性温。椰子肉补虚,强壮身体,用于治疗小儿疳积黄瘦;还可驱虫,对绦虫、姜片虫有效。 11无花果: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清热润肠之功。用于食欲不振,便秘,泻痢等症。 12石榴:味甘、微酸、涩,性温。能生津止渴,收涩止泻。甜石榴用于胃阴不足,口渴咽干,小儿疳积;酸石榴可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石榴皮杀虫、驱虫,治虫积腹痛。 13栗子:又名板栗。味甘,性温。可健脾养胃。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经常腹泻的小儿。 14大枣:味甘,性温平。有益气养血,补脾健胃,生津止渴,强神壮力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纳食不香,大便稀溏,气血不足,贫血缺血,面黄肌瘦,睡眠不安者。小儿不宜生食,熟食每次不宜过多,食入过多则助湿生热,胃胀中满,损坏牙齿。 15落花生:又名花生、长生果。能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不和,胃腹胀满,不思饮食者。 16榧子:又名香榧子。味甘涩,性平。可杀虫,润肠通便,消食化积。适用于小儿黄瘦疳积,对蛔虫、蛲虫、钩虫等虫积腹痛有效。

希望采纳
小孩益气补肾的食物和水果
补肾的水果:

荔枝:荔枝核15-20颗,打碎加水煎服能补肾。
莲子:新鲜莲子(带莲子心)15克,水煎,喝汤吃莲子,治梦遗过多。也可取新鲜莲子10克(带莲心),放在米饭上蒸熟后嚼服,每日2次,连服2天。
葡萄:取新鲜葡萄250克,去皮、核捣烂,加适量温开水饮服。每日1-2次,连服2周,可治补肾。
猕猴桃:新鲜猕猴桃50克,捣烂加温开水250毫升(约1茶杯),调匀后饮服,能补肾痛。
芒果:取芒果核10克,打烂后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周,能补肾。
白果:银杏果10枚带壳炒熟后取仁食用。每日2次,连服2周,可治补肾。
木瓜:木瓜250克,切片后放入1000克米酒或低度白酒中,浸泡2周后饮用。每次饮用15毫升,每日2次,连服2周,补肾。
红枣:红枣有益血壮肾的功能,经常食用能起到补血的作用,对肾患者者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核桃:每日吃2-4个,可起到补肾补血等作用,还能辅助治疗肾结石,并能延缓衰老。
补肾的食物:
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山药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核桃则有补肾固精、利尿消石、润肠通便、温肺定喘的作用,常用于肾虚腰痛、尿路结石等症。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
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等疗效。有利于防治头昏、目眩、贫血、腰膝酸软、肺燥咳嗽、肾虚水肿、脾胃虚弱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