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护肤误区有哪些?正确的护肤方法又是什么?虽然护肤方式千奇百怪、花样繁多,但是有一些护肤的误区是绝对不能触碰的,随意盲目的使用错误的护肤方法,甚至有可能会毁了自己的皮肤。 一、护肤三大误区及正确护肤方法 护肤误区1:频繁更换护肤品 有不少MM在使用护肤品的时候,尤其是抗衰老的高机能产品的时候,如果发现几周之内效果不明显的话就会认为产品没有效果,于是就会选择更换护肤品。 正确的护肤方法 频繁更换护肤品是很不好的。因为皮肤的更新周期一般是28天,而且皮肤对产品有一个适应期,频繁更换护肤品会让皮肤来不及适应,或者还有可能导致皮肤过敏,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坚持使用一段时间(28天或者28天以上)之后再根据皮肤状况来选择是否更换产品。 护肤误区2:皮肤发炎的时候,用撕拉式面膜来清除黑头和粉刺 平常的时候,用撕拉式面膜清除黑头、粉刺、青春痘或者成人痘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在任何暗疮阶段都是不适合的。 正确的护肤方法 黑头粉刺一旦形成了炎症,伴随红肿和疼痛,任何护肤品都帮不上忙了,具有舒缓和镇定效果的护肤品能减少不适感,但建议皮肤发炎的时候尽量少使用护肤品。正确的护肤方法很重要,不当的护肤方法只会让你的美肌受伤害。 护肤误区3:晚上不擦任何保养品,让皮肤“呼吸” 经过一整天之后,皮肤已经很疲劳了,但是如果你认为不用任何的保养品就能够让皮肤进入最放松的状态,这是大大的错误。因为床单、枕头上残留的细菌以及空气污染都会给肌肤造成一定的伤害。 正确的护肤方法 晚上十点钟至凌晨两三点,是毛孔的休息时间,毛孔张开吸收营养的最佳时候,如果不为皮肤添加养分,会出现皮肤发青,发暗,无光泽,最基本的保湿精华、营养晚霜是一定要用的。 护肤误区4:洁面后直接使用精华素 精华素是高营养的护肤品,洁面之后,如果脸部污垢没有清除得特别彻底,那么精华素反而会营养了细菌,引起皮肤炎症。而爽肤水可以起到二次清洁的作用,在涂抹爽肤水之后再涂抹精华素可以领精华素的营养成分更好的渗透。 正确的护肤方法 洁面之后,首先涂抹化妆水或者说是爽肤水,让爽肤水对肌肤进行二次清洁,然后再使用精华素深层滋养肌肤,从而起到很好的抗衰老的作用。 护肤误区5:用面霜护理颈部 颈部是最容易老化的地方,很多人不注意颈部的护理,不小心就加速了颈部皮肤的老化,但是一些MM注意到了颈部护理,却又拿面霜以及护体乳来涂抹脖子。这样的护肤方法也是错误的。 正确的护肤方法 为什么不能使用面霜护理颈部呢?因为油性肌肤用的面霜含有均衡油脂的成分,对颈部起不到滋润效果;干性肌肤用的面霜油性偏重,但是颈部很难吸收。使用专门针对颈部的提拉产品,在涂抹的时候从下往上,逆着毛孔让营养得到完全的吸收,接着再从上向下,由淋巴位置轻轻抚摸到胸膛。 二、护肤之洗脸方法 第一步 用温水湿润脸部 洗脸用的水温非常重要。有的人图节省时间,直接用冷水洗脸;有的人认为自己是油性皮肤,要用很热的水才能把脸上的油垢洗净。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正确的方法是用温水。一般推荐最好能用纯净水,自来水这样的水质已经开始残害脸部肌肤了。这样既能保证毛孔充分张开,又不会使皮肤的天然保湿油分过分丢失。 第二步 用洁面乳充分起沫 无论用什么样的洁面乳,量都不宜过多,面积有五分硬币大小即可。在向脸上涂抹之前,一定要先把洁面乳在手心充分打起泡沫,忘记这一步的人最多,而这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洁面乳不充分起沫,不但达不到清洁效果,还会残留在毛孔内引起青春痘。泡沫当然是越多越好,还可以借助一些容易让洁面乳起沫的工具。当然干性皮肤不宜使用大量泡沫的洗面奶,一般不会打起大量泡沫的,只需要在手心均匀打开,再涂抹脸上。 第三步 轻轻按摩15下 把泡沫涂在脸上以后要轻轻由下往上打圈按摩,不要太用力,以免产生皱纹。大概按摩15下左右,让泡沫遍及整个面部。 第四步 清洗洁面乳 用洁面乳按摩完后,就可以清洗了。有一些女性怕洗不干净,用毛巾用力地擦洗,这样做对娇嫩的皮肤非常不好。应该用湿润的毛巾轻轻在脸上按,反复几次后就能清除掉洁面乳,又不伤害皮肤。 第五步 检查发际 清洗完毕,你可能认为洗脸的过程已经全部完成了,其实并非如此。还要照照镜子检查一下发际周围是否有残留的洁面乳,这个步骤也经常被人们忽略。有些女性发际周围总是容易长痘痘,其实就是忽略了这一步。 第六步 冷水撩洗20下 用双手捧起冷水撩洗面部20下左右,同时用蘸了凉水的毛巾轻敷脸部。这样做可以使毛孔收紧,同时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这样才算完成了洗脸的全过程。(注:敏感肌肤因为皮肤角质层薄,第六步可以省略)照着以上的程序洗完脸,再照照镜子,你会发现脸部皮肤光洁白嫩了许多。第一次这样认认真真洗过脸的人,常会兴奋得马上想再试一次,可是千万不要这样做,过于频繁地洗脸会使皮肤变得干燥。这种一丝不苟的洗脸方法有很多功效,比如防皱、美白,但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如果每天都能按照这种方法认认真真地洗脸,会发现你肤质在慢慢改善。 三、产后护肤 产后护肤,要注重安全性 不论是哺乳期还是怀孕期,新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要注重安全性。相对于怀孕期而言,哺乳期宝宝虽然已经从母体中脱离,但是此时却也有了一项同样伟大的工程,那就是给宝宝母乳的喂养。为了有健康的母乳,新妈妈有很多护肤品是不能乱用的,例如一些美白、祛斑、除纹等功效性特别强或其他刺激性特别大的护肤品,这些产品可能含有一些化学添加剂,如果新妈妈使用了,这些成分可能会通过母乳被宝宝的皮肤、血管吸收,从而影响健康。即使是不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但是对于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来说,看到可爱的孩子,总会忍不住去亲他摸他爱抚他,这样接触就会让一些化妆品残留在宝宝的皮肤上,这些对于宝宝来说都是不好的。 哺乳期,无论是宝宝还是产妇,身体的抵抗力都是非常低的,对于平常人很正常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都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伤害。产后护肤,一定要注重安全性。 孕期和产后5年是女性最重要的护肤阶段 女人生孩子对于身体和心理都是一个极度受损的过程,有了孩子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你的年龄不小了,你的肌肤衰老速度也在渐渐加快了!如果这段时间不好好关照你的皮肤,那么你因为怀孕而出现的一些肌肤问题就很有可能永远伴随你。 一些食物的补助可以帮助新妈妈进行产后护肤。产后,新妈妈们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也可以用一些黄瓜、蜂蜜、番茄等做些食物面膜,这些都是科学有效的产后护肤方法。在食物护肤的基础上,还应该选择一些温和安全的护肤品对肌肤进行护理,这样肌肤恢复的进度会加快很多。但是在选择产妇护肤品应该选择那些孕产期适用的护肤品,也记得要以安全性为主。 四、男性护肤误区及正确护肤方法 男士护肤五大误区 误区一:每天用香皂就可以了 香皂并不是最佳的洁面选择,因为经常使用香皂会影响皮肤的酸碱度。当皮肤感到干燥或紧绷时,皮脂腺便会分泌大量的油脂,使面部出油情况更严重。 误区二:暗疮可以自生自灭或是可以用手挤掉的 暗疮是因为灰尘、死皮堆积毛孔,使皮脂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导致皮肤被细菌感染而形成的,如果用手挤去粉刺,或是听之任之,就会使暗疮越藏越深,甚至留下凹凸不平的疤痕。所以平时洁面使用磨沙膏进行基本护理不容忽视。 误区三:饮食起居与美容无关 如果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并有抽烟的习惯,那么脸色看上去就一定不够健康缺乏光泽。所以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清淡的食物和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抽烟,才能有效地改善皮肤。 误区四:女士使用的护肤品同样可以适用于男性 大部分男士的肤质都是趋向于油性,同时又缺水。而女性的护肤品大多是滋润型的,大多数女性产品不适合男性。男士应当选择比较清爽的男用护肤品。世面上已经有很多品牌都拥有了男性产品,选择一些专为男士设计的品牌。 误区五:防晒只是女士关心的话题 防晒并不等于怕被晒黑,臭氧层裂开的黑洞越来越大,对皮肤的杀伤力也越来越厉害。所以防晒不分男女,应该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事。 男性如何护肤 男性皮肤一般比较粗糙,表面经常粘附污垢堵塞毛孔,导致毛囊及皮脂腺疾病;尤其人到中年时,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容易出现皱纹、松弛、浮肿等现象。男士进行科学的护肤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洗脸 男士应特别注重洗脸,若皮肤为干性,可用冷水和温水交替洗脸,刺激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面部肌肤的弹性。干性的皮肤在秋冬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换洗面奶,选择霜状洗面奶。油性皮肤者洗脸时最好先用毛巾热敷3~5分钟,再用香皂洗脸,洗后按摩一会儿,可促进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利皮脂的排出,使面部光润、柔滑,减少皱纹和松弛现象。中性皮肤的男士,冷、热水洗脸均可。 均衡营养 中年男性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他们经常在外奔波,饮食无节,特别是过食甜、辛、辣、酸等刺激性食物,或有抽烟、嗜酒等不良习惯及不爱吃蔬菜水果之人,会使体内酸碱失衡影响健康。要想有健康的肌肤就一定要均衡摄取营养,多吃蔬菜、水果、豆乳制品及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戒烟戒酒,适当摄取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 保证睡眠 中年人事务多,有的经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致使面容憔悴、灰暗,眼圈发黑、眼袋显露,生出更多的皱纹。中年人要保证优质睡眠,每天睡足8小时。但睡眠时间也不宜过长。 保持乐观情绪 经常忧愁、烦恼、易怒之人,会引起机体生理性病变,所以保持乐观情绪会使肌肤更加健美。 坚持刮脸 胡须容易附着尘埃、病菌,经常刮脸可保持皮肤洁净,有助于常保青春容颜。剃须后皮肤会变得粗糙,而且可能有看不到的小伤口,这时需使用男士专用的须后蜜营养品,它的特殊成分能舒缓面部皮肤,令毛孔自然收缩。 特别护理 要注意保护皮肤,特别是从事野外作业或高温工作的男士,上班要戴好草帽、防风罩等防护用品,适当涂些皮肤保护剂,防止紫外线过度照射和尘埃侵染。 正确养护 男士应使用针对男士皮肤性质而研制的男用护肤品。风吹日晒使皮肤粗糙,洗净脸后,涂些男士专用的营养霜、润肤蜜,有助于皮肤光洁。

花样排毒养颜法

道家养生法食谱

自古医道不分家,许多著名的医家同时也是有名的方外术士。像著名的葛洪、孙思邈其实都是道士。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教中的服食养生,供大家参考。 道教药饵服食 服食是道教养生术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和药物,来达到长生久驻的目的。 道教服食,包含养生和成仙两大内涵,照葛洪的看法,服食药物分草木之药和金石之药。草木之药的功效在于“救亏缺”,亦即治病补养,而金石之药的功效在于不死成仙。又照《抱朴子》和《博物志》所引《神农四经》的说法,服食的药饵分为上、中、下三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所谓“救亏缺”,意在补养元气、滋阴壮阳、调利五脏、和荣精血以及治病疗疾。所谓服食金丹羽化登仙是早期道教的炼养之术,在实践中逐渐被道教养生家所抛弃。 道教养生家着重研究那些有明显补养功效的药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服食养生学。如《太玄宝典》论茯苓之制法服法:“服之得法,能生神明,轻便四肢。茯苓末之烂,研青松叶水和煮之,惟茯苓碧绿色透为度,暴干以末,蜜和丸,日三服如橡子大,清旦水下。通神不老不饥,辟谷去五味。服之三百日,体生青毛,无寒暑。更加梨子,无暑,加浮萍,无寒矣。”该书还指出:柏木仁可以秘精不泄,椒子可以通神明目,甘菊可以生精益髓,地黄可以荣血脉泽肢体。并皆有配方与服法。 道教饮食养生 俗语云:“药补不如食补。”说明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在古代养生家看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是说,药物的作用只在“攻邪”,而人的机体要得到补益,精气要获得充实,必须服用“五谷”(粳米、麦、小豆、大豆、黄黍)、“五果”(桃、李、杏、栗、枣)“五畜”(牛、羊、豕、鸡、犬)、“五菜”(葵、藿、薤、葱、韭)。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李东垣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全在脾胃健旺,元气没有损耗,而达到这一点的根本就在于胃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把营养物补充进人体。 人们必须不断地摄取营养以求健康长寿。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 中国饮食养生术首先要求饮食的清淡。《黄帝内经》中就说过:“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意思是那些长期以鱼肉荤腥为食者、贪图膏粱厚味者,足以在身上发出大疔疮来。他们生病就好像用空的容器接受东西一样十分容易。古代帝王多沉迷于山珍海味、花天酒地的生活,但长寿者又有几人?倒是深山古刹修炼的道士、幽静村庄里勤奋的农夫多获高寿。古代养生家指出:“人们嗜食肥美厚味,容易产生半身不遂、痿厥、气精喘逆、痈疮等疾病。”孙思邈指出:“老人所以多疾者,皆由少时春夏取凉过度,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粗菜淡饮实际上就是最好的养生食谱。古代养生家告诫人们,日常饮食安排主食宜用五谷杂粮,副食则以豆类、蔬菜、植物油为主。饮食不仅要“素”,还要“淡”,滋味不要太过、太猛,喜食味道浓烈的食物容易诱发多种疾病,于养生不利。清代养生家陆以恬从对人身体的好处和害处着眼,分析了各种食物的利弊,值得人们注意。他说:“医家谓枣百益一损,梨百损一益,韭与茶亦然。余谓人所常食之物,凡和平之物,如参、苓、莲子、龙眼等,皆百益一损也;凡峻削之品,如槟榔、豆蔻仁、烟草、酒等,皆百损一益也;有益无损者惟五谷。” 道家饮食养生还推崇食而有节。饮食不仅要清淡,而且要节制,暴饮暴食,对人体害莫大焉。金元时的李东垣深刻地指出:“饮食自掊,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也。” 明代何良俊承继孙思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食后将思法”,云:“平旦点心讫,即自以手摩腹,出门庭缓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后,还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食饮不宜急行走,不宜大语唤远人、嗔喜、卧觉。食散后,随其所业,不宜劳心力。” 道教饮食养生术还要求人们应该定时进餐,养成习惯,是十分有道理的。古人还十分强调烹调食物要得法,注意调和五味、阴阳、寒热等。古人将食物按味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它们又都有着阴阳的属性,叫做“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掌握食物的这些性质,加以适当的调配,就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因为它们对人体会产生各种影响,人们在烹调过程中若能做到阴阳相配,就不会或阴凝腻滞,或过于辛热燥烈。但究竟应该吃何种性质的食物,则需按自己的体质而定。中医常把人分为四种类型:正常健康型、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 阴虚型体质的人,常出现手足心热、烦心、口干、便秘、舌质红等症状,故宜食性甘寒、甘凉或甘平之物,具体说来有:小米、小麦、大麦、玉米、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扁豆、白木耳、紫菜、豆腐。水果方面,可选择鸭梨、香蕉、柿子、大枣、青果、西瓜、莲子、百合、猕猴桃。肉类可用白鸭肉、鹅肉、鸡蛋、鲫鱼、青鱼、黄花鱼、龟肉、甲鱼、蛤蜊等。常食白木耳、黑木耳、莲子、大枣等亦有效果。 阳虚型体质的人,常出现手脚冰凉,饮食喜热怕冷,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舌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日常食物应以温性食物为主,还应考虑有针对性地配合补气食物,保护脾胃,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常用的补阳食物可选用爆炒羊肉、猪肝、狗肉、鸡肉、红烧带鱼、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海参、淡菜、鹌鹑、刀豆、栗子、韭菜等,夏天不要吃过多冰冻食物。阳虚质的人适宜吃核桃仁。具体吃法可以将核桃韧煮粥。

养生功的十二法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口诀如下:

1,预备势

站姿注意事项:

⑴两手叠于丹田,男、女均左手在里。

⑵口诀默念毕,将两手垂于体侧;眼平视前方。

坐姿注意事项:

⑴同“本式站姿注意事项⑴”。

⑵口诀默念毕,将两手落于伏兔穴之上;身体中正,顺项提顶;眼平视前方。2,第一式乾元启运

站姿注意事项:

⑴两臂内旋,两掌左右分撑时拇指须稍用力,以助于臂的旋转幅度。

⑵下蹲之深度因人而异,不宜强求一致。

⑶默读“呼”音或意守丹田(指关元)。

3,第二式双鱼悬阁

站姿注意事项:

⑴此式第1、第2两拍,每拍宜吸、呼各1次,并宜做到深长徐缓。

⑵第2拍,身体旋转以腰为轴带动两掌。

⑶切脉时,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用指腹置于寸、关、尺部位(寸、关、尺三部指寸口而言。以掌后高骨处为关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⑷呼吸不滞,动作连贯,上下肢协调一致。

⑸默读“呼”音或意守丹田(指关元)。

4,第三式老骥伏枥

站姿注意事项:

⑴同第二式“站姿注意事项⑴”。

⑵两掌握拳屈肘于胸前时,以中指端点抠劳宫。

⑶马步姿势之高低,因人而异,但勾手屈腕宜充分。

⑷默读(音sī)或以意识引导动作或意守太渊。

5,第四式纪昌贯虱(音shī)

站姿注意事项:

⑴做第1拍“两掌前推”时,宜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

⑵做第2拍“身体左转”时,上体宜正直,脚跟侧蹬切勿拔起。

⑶做第3拍时,重心宜下沉;眼先环视左掌,当身体转正时,再兼视两掌。

⑷第4拍时,百会上领,沉肩垂肘带手下落,将气沉入丹田。

⑸精神集中,意守命门。

6,第五式躬身掸(dǎn)靴

站姿注意事项:

⑴精神集中,意守命门。

⑵身体尽量舒展,幅度宜大,躬身掸靴时两腿伸直。但初学者和病患者应因人而异。

⑶身体直起宜缓慢进行,速度均匀。

⑷高血压病患者练习此式时,须将头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