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大黄,别名红筋大黄、金不换、血三七、化雪莲、鲜大青,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贵州、江苏、福建、湖南等地。根和叶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功效。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土大黄根及根茎含结合及游离的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酚(chrysophanol)%,%,%,还含有酸模素(musizin)及大量鞣质[1]。根中还含6-O-丙二酰基-β-甲基-D-吡喃葡萄糖甙(6-O-maloynyl-β-methyl-D-glucopyranoside)及阿斯考巴拉酸(ascorbalamic acid)。 2、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用于肺脓疡,肺结核咯血,衄血,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便秘;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痈疖肿毒,流行性腮腺炎,疥疮,湿疹,皮炎。根、叶3~5钱(~1两);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土大黄的临床应用 1、治肺痈:金不换草根一两,捣汁酒煎服三次,(《百草镜》)。 2、治腮腺炎:鲜土大黄根、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3、治皮炎,湿疹:土大黄适量,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4、治癣癞:土大黄根以石灰水浸二小时,用醋磨搽。(《湖南药物志》)。 5、治肿毒初起:金不换草,根叶不拘,五钱。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 6、治痨伤吐血:金不换鲜根连叶七钱至一两,百合三钱,冰糖一两。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7、治咳嗽吐血,跌打受伤吐血:金不换五至七钱,和精猪肉切细,做成肉饼,隔水蒸熟食之。(《中医药实验研究》)。   土大黄的其它信息 1、土大黄的价格 土大黄的价格约为12元/千克。 2、土大黄的选购方法 多年生草本。根肥厚且大,黄色。茎粗壮直立,高约1米,绿紫色,有纵沟。根出叶长大,具长柄;托叶膜质;叶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宽12~20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心形、全缘,下面有小瘤状突起;茎生叶互生,卵状披针形,至上部渐小,变为苞叶。 3、土大黄的保存方法

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点

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点

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比较多,如果能够更好的帮助人们获取到其中的药物价值还是比较重要的方式之一,在生活中很多具有药物作用和价值的产品通常也是比较受欢迎的,选择一个好的药物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而且对于改善人体的身体体质也是有着较好的帮助的,在未来的生活领域中可以发现很多的药物和消肿的作用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止痛消炎的效果越好,良好的产品和使用效果对于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状态,有着比较多的帮助,在未来生活中还会有很多关于这类药物的食用价值,体现在市面上中的,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在很多书中也会有所体现,其中选择一个好的药物对于患者是一种福音。

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很多其中能够很好的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适合长期在外面出差劳苦奔波的人使用,在必要的时候应该与其他的药物搭配食用这样的效果才比较好,而且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群的需求。很多的药物作用和药物性质也是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解的。选择一个好诊疗方式也是需要从多种药材中进行了解的。

中药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土大黄叶(《植物名实图考》)【别名】金不换叶(《纲目拾遗》)。【植物形态】蓼科植物土大黄,详"土大黄"条。【性味】《福建民间草药》:"酸微涩,平,无毒。"【功用主治】清热,去风,散瘀,消肿。治肺痈,咽喉肿痛,丹毒,大头瘟,流行性乙型脑炎,跌打损伤。①《纲目拾遗》:"治蠘虫伤,用叶捣涂。治肺痈。"②《植物名实图考》:"敷疮。"③《福建民间草药》:"止血行血,散瘀生新,解热去风。"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头晕,清血热。"⑤《本草推陈》:"治咽喉肿痛,丹毒,大头瘟,痄腮。"【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l~2两;或捣冲冲服。外用:捣敷。【选方】①治肺痈:金不换叶七片。捣汁,酒煎服三次,不论口臭吐秽物者皆效。(《百草镜》)②治春夏跌打疼痛、风气:金不换叶,捣汁冲酒服。渣加毛脚蟹捣烂敷。如风气,只用渣敷。(《慈航活人书》)③治肿毒初起:金不换叶五钱,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④治月经不调:土大黄鲜叶五至七枚,水煎,冲甜酒服。(《湖南药物志》)【临床应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鲜土大黄叶1~2两,水煎,每日分2~3次口服或鼻饲。共治疗120例,凡轻型与普通型病人单独使用,对重型与极重型病人则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愈102例,好转5例,无效7例,死亡6例。根据临床观察,土大黄叶有退热效果,应用于其他病毒感染疾患也有一定作用,其作用原理尚待进一步研究。服药后除个别有腹泻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提醒您:土大黄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